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或SOP?
各位老师,面对西安交大一附院的这次事件,对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肯定会有一系列的动作,希望各位同仁能够把自己所拥有的有关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制度或者SOP上传一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我们的工作!也把有关这方面的管理经验等等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新生儿感染预防新生儿的易感因素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从清洁的内环境来到复杂的外环境,失去了母体的保护,要经历许多生理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呼吸、循环、消化、代谢、免疫等功能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新生儿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易感性,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新生儿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新生儿是医院环境中年龄最小和易感性最高的特殊人群,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病原携带者,操作前后如不认真洗手,极易把病原菌从一个新生儿传播给另一个新生儿。
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无生命物质引起,如常用的磅秤、听诊器、保温箱内的贮水槽、雾化器、导管等,容易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污染,成为致病菌的环境“贮源”,传播给接触它们的新生儿。
飞沫传播通过带菌者咳嗽、谈话或打喷嚏,致使有传染性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易感者。
空气传播 带菌者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液体蒸发形成了飞沫核,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媒介物传播通过治疗用的血液制品、药品、食物或水造成。
医疗器械及设备新生儿重症监护主要为呼吸管理,要求有较高的无菌条件。在使用呼吸器时,尤其要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常用的吸引管、吸引用容器、气管内导管、氧气面罩、喉头镜等都可成为潜在的感染源。
感染预防对策
新生儿感染预防应做到六个严格:
1、严格控制新生儿室进出人员,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室须穿洁净的工作服,戴口罩、换专用鞋;
2、严格洗手,医务人员接触新生儿前要用皂液流动水认真洗手,必要时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手消毒,探视人员也须遵守良好的手部卫生规范;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更换静脉输液装置、护理新生儿的各项操作都应制定标准的操作步骤和规范;
4、严格室内清洁卫生及空气消毒,除日常清洁卫生外,每周应有固定的卫生日,室内环境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保洁工具要专用,并固定专门的水池或桶清洗,避免清洗环节的污染和致病菌的传播。采用有效的方式维护室内空气洁净;
5、严格医疗器械的灭菌,新生儿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尽量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对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材、导管首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6、严格病儿的隔离,患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儿与健康新生儿应分室隔离,尽量固定专人护理病儿,医务人员接触病儿后应洗手、更换工作服才能接触健康新生儿,患呼吸道感染、皮肤疖肿或手部有破溃的医务人员不能接触新生儿。
仅供参考! 很感谢,我已拜读了。
新生儿感染预防
新生儿的易感因素新生儿脱离母体后,从清洁的内环境来到复杂的外环境,失去了母体的保护,要经历许多生理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呼吸、循环、消化、代谢、免疫等功能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新生儿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易感性,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新生儿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新生儿是医院环境中年龄最小和易感性最高的特殊人群,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病原携带者,操作前后如不认真洗手,极易把病原菌从一个新生儿传播给另一个新生儿。
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无生命物质引起,如常用的磅秤、听诊器、保温箱内的贮水槽、雾化器、导管等,容易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污染,成为致病菌的环境“贮源”,传播给接触它们的新生儿。
飞沫传播通过带菌者咳嗽、谈话或打喷嚏,致使有传染性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易感者。
空气传播 带菌者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液体蒸发形成了飞沫核,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媒介物传播通过治疗用的血液制品、药品、食物或水造成。
医疗器械及设备新生儿重症监护主要为呼吸管理,要求有较高的无菌条件。在使用呼吸器时,尤其要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常用的吸引管、吸引用容器、气管内导管、氧气面罩、喉头镜等都可成为潜在的感染源。
感染预防对策
新生儿感染预防应做到六个严格:
1、严格控制新生儿室进出人员,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室须穿洁净的工作服,戴口罩、换专用鞋;
2、严格洗手,医务人员接触新生儿前要用皂液流动水认真洗手,必要时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手消毒,探视人员也须遵守良好的手部卫生规范;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更换静脉输液装置、护理新生儿的各项操作都应制定标准的操作步骤和规范;
4、严格室内清洁卫生及空气消毒,除日常清洁卫生外,每周应有固定的卫生日,室内环境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保洁工具要专用,并固定专门的水池或桶清洗,避免清洗环节的污染和致病菌的传播。采用有效的方式维护室内空气洁净;
5、严格医疗器械的灭菌,新生儿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尽量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对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材、导管首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6、严格病儿的隔离,患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儿与健康新生儿应分室隔离,尽量固定专人护理病儿,医务人员接触病儿后应洗手、更换工作服才能接触健康新生儿,患呼吸道感染、皮肤疖肿或手部有破溃的医务人员不能接触新生儿。
[ 本帖最后由 云淡风轻9 于 2008-9-27 20:19 编辑 ] 谢谢分享!热心的院感战友! 谢谢!我院虽未设置新生儿病房,只是有三间病室主要是新生儿住院的,但管理上还是要严格加强的。 新生儿保温箱的消毒隔离是很重要的。 谢谢#1,严重支持!:handshake
回复 #1 云淡风轻9 的帖子
资料很及时,已学习,谢谢分享! 新生儿室面积有没有要求,比如每床至少占多少面积等,这些有没有正式文件规定! 新生儿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医务人员的手消毒非常重要.临床科室因为种种原因会忽略对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此项可列为以后工作的一项督察重点.回复 #1 云淡风轻9 的帖子
很及时,很需要,谢谢分享! 原帖由 云淡风轻9 于 2008-9-27 20:33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新生儿保温箱的消毒隔离是很重要的。
有什么经验介绍一下。谢谢。
我们用含氯消毒剂擦试,一周一次。 资料很及时,谢谢分享! 继续关注!谢谢分享! 请问“新生儿感染预防”有相应规范化文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