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该病人后眼肿、面部出小水疱,啥原因?
骨外科收治一陈旧性骨折病人,女,75岁。住院时查体发现外阴部肿物、肛周脓肿,WBC15ⅹ109/L,几日后外阴红肿明显、扩展至右侧股部和下腹,高热,行外阴切开引流后体温将至正常范围,WBC13~14ⅹ109/L,下腹部可扪及捻发音,创口分泌物涂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培养为耐苯唑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给予单间隔离。抗菌药物:美平、替考拉宁。近几日发现凡是接触该病人的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出现眼部肿胀或面部出小水疱,皮肤科认为不排除感染可能。
我们要求对该病人再次行创口分泌物涂片和培养,并在两部位抽血行血培养,目前结果未回。
医护人员出现的情况会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赐教,谢谢啦!
回复 #1 xiaolongnv 的帖子
不排除接触感染,但应对医护人员采样送检,结果是否与患者感染的菌株一致?接触的其他人员有类似症状吗?回复 #1 xiaolongnv 的帖子
有一种可能就是,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较差,出现了交叉感染。这或许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弄清原因,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我们等你发表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回复 #1 xiaolongnv 的帖子
该病人培养结果不太对劲,涂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而细菌培养为耐苯唑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细菌,细菌室应给予解释,并需要排除污染或定植菌。其次,该女性患者外阴肿物,还应该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根据医务人员出现小水疱的情况,我想病毒感染的可能更大。
唯一不需要排除的是,医务人员肯定是典型的院内感染,值得关注
[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08-9-26 09:06 编辑 ] 同意一枝梅的看法,应该作为教训以提高医院整体地对感染控制的重视。 谢谢大家的关注!
今天针对西安交大一附院院感暴发事件进行督查、排查隐患,现正在写报告呢。
估计明后天培养能出结果。
我们初步分析医务人员可能是病毒感染,再进一步关注,明日再报!
回复 #1 xiaolongnv 的帖子
疱疹病毒感染?警惕水痘可能?这类疾病一般靠临床诊断,传染性强,属于接触传播,在水泡结痂前有传染性,此病人可能是传染源?结痂前需要隔离,做好手为生.属于自限性疾病,可给与抗病毒治疗.期待您们的最终结果. 谢谢大家的指点!面部起水疱的工作人员经皮肤科会诊认为是接触性皮炎,加强手部消毒后未再出现起水疱现象。
请主管医生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没做:@ 血培养结果阴性
目前病人趋向好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