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专家:利用追踪法管理 以病人为中心
JCI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过程和管理流程进行评估时,会特别注重诊疗过程中病人发生了什么。” 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49场)——医疗物联网及健康云服务暨2012imit医院院长高峰论“国际视野下的医院评审认证与精细化管理”专题论坛上,JCI中国区首席咨询师刘继兰说,“系统追踪法和病人追踪法可以很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什么是追踪法?追踪法在全球各个行业的首创是摩托罗拉生产线,在医疗行业的首创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在全球范围内,它改变了医院的评审机制和评审方法。会场上,刘继兰骄傲地向大家介绍。
追踪法为我们带来什么?刘继兰指出,很多医院的科室设置,都是为了方便医院领导管理,或者为了适应卫生机构布局。“但从病人角度来说,这些科室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其实,使用追踪法加以整合,串联起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追踪法主要分为病人追踪和系统追踪。
什么是病人追踪?刘继兰说,病人追踪是针对个别病案进行评估,“我们每天通过看病例,了解病人就诊的各种信息,比如经历了哪些检查、科室和治疗等。由此可以发现诊疗过程中的问题。”
系统追踪是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首先明确追什么问题,确定问题的原则,制定追踪流程,然后,通过员工访谈、观察行为或环境等方式,对医院系统进行追踪。”刘继兰指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对医院系统做出判断,由此可发现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什么人最适合做追踪?什么人能够做追踪?刘继兰认为,医院的任何流程都可以做追踪。
“我们有一个评审员,在一个中东国家追踪了土豆,在食物管理过程中,从进货渠道、储存条件、食品标签到配餐流程,全程进行追踪。”刘继兰在会上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让现场嘉宾印象深刻。
除了追踪法的重要性,刘继兰还介绍了追踪法的策略和技巧。
其中一个重要技巧是积极的聆听。刘继兰指出,在追踪时,要尽量避免假设性问题,应该通过病人的实际经历,引导评审员主动发现问题。
在问话方式方面,不要用诱导性的问话,应该用中立性的问话。“比如,不应该问护士‘你接触病人之前是不是要洗手?’而应该问她‘接触病人之前你会做什么呢?’”
刘继兰指出,封闭式、诱导式问话很难发现问题,中立性、开放性的问话更易发现问题。
另外,刘继兰强调,询问时不要让病人感到医院存在问题。“从JCI角度来说,我们是帮助医院、帮助病人,不是给病人和医院制造矛盾。“我做了30个国家的咨询,追踪法从未出现过问题,因为我非常注意这一点,绝对不能让病人感觉医院有问题。”
除了要注意过程中的技巧,追踪后还要做总结和分析,整合调查结果,并与标准制度进行比较,最好能与临床指南或路径,以及最佳方案进行比较。
“只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述追踪过程,分析到点、分析到位,为医院领导提供有效的分析报告,就一定会受到医院领导和医生的尊重。”刘继兰解释道,因为追踪目的是为医院改进收集信息和资料,不带有任何惩罚性,最终为了改善和提高医院流程。
追踪法是一种很好用的工具,但在本轮的等级医院评审中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应用,主要是我们的评审专家队伍并不是第三方的专业的、中立的评审队伍,评审的时间也打了折扣,而且评审的过程也众多干扰因素 12月19日、20日我院有幸接受刘济兰博士我院认证前的指导,病人追踪、系统追踪和我们国内的评审天壤之别。。。我们的评审只是临时拼凑的所谓的专家,对标准的理解完全是机械的甚至是带着自己主观愿望的,JCI的认证官、咨询师是接受过专门培训的、职业性的,这就是差距。虽然今年的等级评审借鉴了JCI标准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其标准、衡量要素等未必真的理解,搞的医院很多时候是无所适从。 “追踪”适合每一项工作,对我启发很大,谢谢分享! 很多医院的科室设置,都是为了方便医院领导管理,或者为了适应卫生机构布局。“但从病人角度来说,这些科室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其实,使用追踪法加以整合,串联起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我深有感触,医院里的确有些科室没有存在价值,可是就设置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资料。 学习了,收获很大,谢谢!!! 学习了!谢谢老师们! 给我启示很大,很好的理念,谢谢!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帮助,让我对追踪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我们国家有一些事情,只要行政干预了,不管有无必要存在的设置都很难改变命令{:1_9:} 听起来追踪法确实不错,但在评审中,“追踪”就变成了下科室走马观花一趟了,并没有感觉到追踪的优越处,这可能是评审的专家也不知道如何去追踪吧。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追踪”适合每一项工作,谢谢! O(∩_∩)O哈哈哈~,太好了,没有那么多虚的。 已经复制分享了,非常感谢组织老师! 总结的条例清楚,对等级评审中的我们有帮助,谢谢! 谢谢老师的无私奉献!已收藏,方便加深理解! 天时地利人和,绝大多数医院都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要想切实的实现追踪法,任重而道远,不能一步登天,要一点一点的做,在小范围内试行,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方法,再做,再总结.....不然最后还是一推躺在柜子里的纸张而已。刘教授说什么流程都可以做,但我认为却是什么流程都不能轻易去做,我认为在现实环境下,要像在国外那样做是行不通的。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追踪小组的成员组成上先做起吧。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帮助,让我对追踪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追踪法适合于任何工作,JCI标准有点高度,需要理解,琢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