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6都选,基层医院,没有监测系统,靠自己一个人摸索,学习。
我和老师有同感,缺少方向感。 我选了2、3、5,我一人,平时检查、指导、常规监测,再做目标监测,方法又落后,也看不出目标监测的成就,感觉不太好。 我感觉目标监测只是做了数据统计一样,干预是没法干预的。只能了解本院的真实情况,没有能力改变不规范的东西。 选5、6、7,没有监测系统,加之监测体系不健全,监测数据不准确,做出的结果均没有什么意义。 个人觉得共享数据很重要,这样才有可比性,可以发现问题。 我选2到5项,因为我们基层医院人手少,水平有限(护士专业)不会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一个人在摸索着开展了一些,没有把目标监测做到位,意义不大,还需要向各位老师学习。 我也选2至6项,个人在摸索着做,确实觉得很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既然标准要求做这项工作,觉得还是建立较为完善的体系后再开展较好。 目标性监测在二级医院做起来很难,无信息系统支持、、人手少、病例也少。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目标性监测缺乏共享数据对比分析,使目标性监测流于形式 2.缺乏共享数据对比分析
3.不会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5.监测方法相对滞后(如无信息系统使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