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性流感:5 个国家中的公众反应
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针对具体国家的策略,以减少传播背景
许多旨在遏制大流行性流感蔓延的重要策略都需要公众的参与。 为了评估公众对这些策略的接受度,我们比较了五个国家的公众应对 2009 年 H1N1 流感大流行的预防行为,并审查了特定的非药物性行为(如洗手)是否阻碍了疫苗接种。 我们还评估了公众对相关的公共卫生建议的支持情况。
方法
我们使用了同时在阿根廷、日本、墨西哥、英国和美国进行的电话调查(手机和固定电话)的数据。 我们在每个国家成年人的全国范围内代表性样本(使用随机数字拨号技术选择)中完成了访谈。 问卷询问人们是否在大流行期间的任何时间点上采取了各种预防行为(如个人保护及社会疏远行为等非药物性行为,或接种疫苗等)来保护自己或家人免受 H1N1 流感的侵袭。 采用双尾 t 检验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
我们在美国联系了 911 人,而在其他各国家各调查了 900 人。 各国所采用的预防行为存在巨大差异,但在各个国家中,某些个人防护行为(如洗手)比社会疏远行为(如避免到众人聚集的地方)更为常用(分别为 53—89% 和 11—69%)。 在任何国家中,这些非药物性行为均未降低疫苗接种的可能性。 在所有国家中均支持由政府建议学校停课,避免到众人聚集的地方以及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等。
结果解读
在制定大流行政策规划时,需要针对具体国家,且同时使用非药物性方法和疫苗接种的方法。
Steelfisher GK, Blendon RJ, Ward JR, et al. Public response to the 2009 influenza A H1N1 pandemic: a polling study in five countries. Lancet Infect Dis. 2012;12:845-50.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调查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针对大流行的公众防控措施。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进行一项研究需要如何如何的技术,但是这一篇却是通过电话问卷调查而进行的,作者在文章结束时说检索了2009年以来的相关文献,没有发现有关公众在流行期间的行为与反应的文献。
当然,问卷调查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讨论中作者也分析了4、5点局限之处。
不过,给我们开启了不同的观察视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