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加强我国门诊抗菌药物整治需要引入DID这个量化指标!
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有关门诊抗菌药物的管理还只有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率这个控制指标,这个指标并不能量化反映抗菌药物的消耗量。或许我国需要引入欧洲有关门诊抗菌药物消耗量评价的指标DID,即:defined daily doses per 1000 inhabitants per day(每日每千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数,这是我的翻译{:1_7:})http://app.esac.ua.ac.be/public/index.php/en_gb/antibiotic/antibiotic-consumption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ambulatory care, i.e., outside the hospital, is expressed in defined daily doses per 1000 inhabitants per day (DID). Countries in the south and east of Europe have the highest consumption (red), whereas consumption is much lower in the North of Europe and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green; see Figure on the right).
据报道,2002年,欧洲平均DID为2.1 DDD/千患者/天,范围为3.9(芬兰)-1.3(挪威和瑞典)。其中80%-90%为初次就诊时开具。还有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说,接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而且不会比开具抗菌药物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及降低患者的满意度{:1_7:}看来提高患者满意率是地球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高兴坐沙发了!{:1_12:}
楚管说的很对,门诊抗菌药物的管理的可量化的指标也只有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率,这个指标并不是很科学。
很有必要将欧洲有关门诊抗菌药物消耗量评价的指标DID引入我国 ,使对门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
不过要真的引入我国,还需要一下时间!
有必要。
目前门诊抗菌药物管理还是比较混乱。
几天我与医生们签订了个人抗菌药物使用责任状,病房<60%,儿科门诊<25%,多数人在得知这个百分数是处方的百分数而不是病人的百分数都舒了一口气:说“那就行”。
我自己一般是按照病人数算比例,这个比例也就不足10%。
其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想着钻空子,还是有本法的。如果一心想着多开药,就会有很多理由为自己辩解。如果打内心里想把抗菌药物使用使用降下来,就会见成效。有了这个境界,也许这些考核指标都用不着了。
我们儿科病房的抗菌药物使用在42%病人比例(不是DDD),可能秋冬季腹泻过去后呼吸道感染多了,比例会高一些。
入DID,我国的标准是多少就很难界定,也许要按等级医院来分。
从这次三甲复评,我们医院狠抓基本药物的使用,所以对不是基本药物的部分抗菌药物进行限量,特别是加酶抑制的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从而使得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
与DDD类似,这只是一个数值,体现的是药物的消耗量,并不等同于合理用药。我们医院是51DDDs,比去年的65DDDs,比全国平均的70-80DDDs,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虽然还是达不到40DDDs以下。数值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I类切口手术的使用率下降了,联合用药控制得较严。
个DID跟DDD有啥区别呢
:1_11:}全英文呢。。。
咋看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