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10-16 21:30

建议:新一届委员中,聘请“老外”专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本帖最后由 细菌耐药 于 2012-10-16 21:31 编辑

数周前,胡教授发贴:
新一届委员中,希望聘请一些境外专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http://bbs.sific.com.cn/thread-87687-1-1.html 设想:邀请境外的华人专家,如宋晓岩博士(美国)、王任贤教授(台湾),进入我们的新一届全国委员,深度介入学会工作。欢迎大家推荐,包括欧洲、澳洲、亚洲等地的华人感控或微生物专家。 顺着胡教授这个idea,我今天坐地铁时突发奇想,是否可以考虑直接聘请一些母语为英语的专家加入新的一届委员会?如果有人觉得委员不太合适的话,可考虑聘其为新一届委员会的顾问,虽然华人专家在中文上有优势,便于交流,以及不少华人科学家有着浓厚的爱国情结,对于推动学术交流有很大的促进。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很多母语为英语的专家(不知道用何词形容更确切,故暂使用“老外”专家),学术上非常严谨,而且他们的母语为英语,对于英文的把握和理解更加深刻,在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口语等方面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基于此,我提出这样一个还不太成熟的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积极参与讨论,谢谢!

SMAP鸡包纸 发表于 2012-10-16 21:35

good point{:1_9:}{:1_9:}

老乡 发表于 2012-10-16 21:59

樵夫 发表于 2012-10-16 21:59

聘“老外”专家为委员或顾问非常好,特别是哪些学术严谨又有热心帮助中国发展感控事业的专家

米奇朋克 发表于 2012-10-16 22:08

支持细菌耐药老师的提议!{:1_737:}“老外”专家可以作为特聘委员或者名誉委员吸纳到新一届委员会当中,相信对中国感控的国际化大有裨益。关键是将来以何种形式让这些外国专家们发挥自己的语言和专业优势,可能需要做更多的思考。

乔-乔 发表于 2012-10-16 22:23

非常赞同细菌耐药斑竹聘请“老外”专家为委员或顾问的建议!尤其是是学术严谨、热心帮助中国发展感控事业的专家,对于中国感控事业来讲,他们是一笔宝贵财富!

桂花香 发表于 2012-10-16 22:37

赞成!英文为母语的专家如果热心中国感控事业,确实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10-16 22:41

很好的建议啊,当然选择一个合适的形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个协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他们的人才储备,member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协会的水平。华裔专家,他们不但了解国内的情况,也了解国外的情况,对于协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也不太赞成国内的一些协会,自己圈子玩,这样除了捞头衔,其实对本身学术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

鬼才 发表于 2012-10-16 22:54

很好的建议。我国的感控学科要迈进国际前沿阵地,离不开外籍专家的鼎力相助。中国科学院就有外籍院士,我们也可以选一些外籍委员。这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只要是对学科发展有利的行动,我们就要大胆地闯,不要有太多的顾及,固步自封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紫色风絮 发表于 2012-10-16 23:09

赞成版主的提议,国外很多专家,虽然他们的母语不是中文,但他们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学术委员不在于他的国籍和母语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他们对于科学的热爱和奉献,为感染控制的学科建设发挥他们的才华才是最重要的;版主提到母语为英语的专家在英文论文写作上有他们独有的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论坛的大多数老师来讲,英文论文写作仍然是短板,这也是一次学习机会啊!

wrl196556 发表于 2012-10-16 23:25

很赞同斑竹们的观点,我专业英语虽然不行,相信有了他们的加入在加上自身的努力会有进步的。

星火 发表于 2012-10-16 23:47

赞同,很好的国际视野,也是国际合作的开端。

gemao 发表于 2012-10-16 23:52

非常赞同。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华裔专家借助母语和专业的优势,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老外的顾问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发现国际的研究热点。双管齐下。
譬如像这次济南年会,有国家化疗与抗感染治疗学会的主席,澳大利亚ICU 专业学会的主席等等,我们直接接触,可能因为学术背景,“搭”上较为困难,但有这些华裔的专家,沟通就方便很多。
这几天也在写份访学计划,希望能拿到一笔资金去他们那里看看。
感控做到一定程度,必须要进入科研领域,无论是实验室方面的研究还是以临床流行病为主的干预,都需要有规范的学术思想体系。这时,如果有人能指引出前沿、热点,是多好的捷径。

控制感染 发表于 2012-10-17 07:45

赞成!他们的加入确实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天师 发表于 2012-10-17 08:07

支持细菌耐药老师的提议!{:1_1:}

男丁格尔 发表于 2012-10-17 08:18

支持,的确,一个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专家的支持与帮助。国外的专家,以“顾问”的形式,参与到学会的常务工作中,更多的意义是加强本专业的国际交流。由此想到,本届换届,建议学会,是否可以增设“国际交流部”负责对这些国际专家的日常联络和合作。这个部门,在其他的医学类学会组织里面也有涉及的。同时,这些“顾问”可以像国外的感染控制团队一样,组建一支由流行病专家、感染控制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微生物专家、感染护理专家等多专业组成的协作组

老朽 发表于 2012-10-17 08:24

好主意、好点子、好思路。

bsgcyy 发表于 2012-10-17 08:47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学到更多优秀的东西。赞一个!

1995薰衣草 发表于 2012-10-17 08:57

大家群策群力里的,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

红棉花 发表于 2012-10-17 10:46

主意好、点子好、思路也好,只可惜我不懂英语。唉!!{:1_4:}{:1_4:}{:1_4:}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议:新一届委员中,聘请“老外”专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