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4

【转载】致命抗生素(科普小说)

致命抗生素

中国超级细菌自述

病去了 著 作家出版社



(一)

七种武器



    哈哈,我们赢了。我们是一群耐钾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人类给我们起了这么长的名字,太啰嗦了。干脆叫我们的简称“耐钾金葡菌”,或者叫我们的英文缩写名字MRSA,再或者叫我们的绰号:“嗜肉菌”。

嗜谁的肉?嗜人的肉。

此刻,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我们正聚集在一个人的呼吸系统,享用人肺大餐。

他是一个男人,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床头挂着点滴瓶。抗生素药水滴落下来,顺着针管进入了他的静脉。病历上写着:金葡肺。三个字,病症病因都有了:耐钾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部炎症。

我们并没有因为征服了这个男人的肺而瞧不起他,尊敬地称他为宿主。因为他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呀。我们金葡菌是人类主要的致病菌之一。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我们能分泌出20多种蛋白毒素,引起人的败血症、毒素休克综合征(TSS)、心内膜炎、泌尿道感染、皮肤0肿、食物中毒和伤口感染等。

宿主的机体不甘示弱,紧急启动了免疫系统。白血球,人体卫士,具有杀死吞噬细菌的本领,迅速集结成一个庞大的军团,铺天盖地地向我们发起了攻击。它们施展的武功是生物体最古老的防御机制:吞噬。这些中性粒细胞士兵,它们属于单核细胞,体内有溶酶体颗粒,含多种水解酶,能消化被它们所摄取的病原体(或其他异物),这就是吞噬作用。

我们的七种武器: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体克综合重量毒素、溶纤维蛋白酶。

能够凝固血浆,使血液中的吞噬细胞不易吞食我们;能够杀死多种白血球。

通常,一个白细胞能处理5至25个细菌,然后本身也就死了。我们用七种武器削弱了它们的战斗力,加速了它们的灭亡。成片成片的白血球的尸体堆积在一起,和细菌分解产物,化成了黏稠腥臭的脓液。

为了消灭我们,医生开始把抗生素输入他的静脉。别忘了,我们是“耐钾金葡菌”,人类之所以给我们起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我们的耐药性。我们的凝固酶,能够阻碍药物对我们的伤害。我们还产生大量的青霉素酶,这是一种能够分解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让它们失去药效的酵素。

在对抗药性的同时,我们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能够溶解纤维蛋白的葡萄球菌激酶,释放出能够分解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物质的散布因子(琉璃醣碳基酸酶),这样一来,宿主体内的各种组织产生了空隙,为我们的扩散、裂变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我们的种群数量在宿主体内呈几何倍数地繁殖增长。

医生终于往吊瓶里加入了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是人类制造的最强大的对付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和耐新青霉素菌株)的抗生素。它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因为毒性较小的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相继上市,它受到了冷落。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耐药菌越来越多,人类也就顾不得它的毒性了。

一般来说,因为万古霉素有强烈的肾、耳毒性,只有在其他抗生素都无效时,医生才会求助这座“最后堡垒”。我们宿主的临床医生充满了自信。

此前,人类医学界曾经对我们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情况做过鉴定:112株MRSA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G、利福平、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100%、100%、81.2%、83.6%、100%、71.4%、100%、19.2%、61.6%、0。

结论:MRSA的多重耐药性十分明显,但是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零。

医生期待着他的好转。

可医生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实现了零的突破!

我们的抗药性超过了医生对“最后堡垒”的期望。

对大剂量的万古霉素我们毫不惧怕。当着医生的面,我们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宿主的肺(我们不能辜负了“嗜肉菌”的绰号),并迅速向他的胃、心脏、关节和血液扩散……

他停止了呼吸,生命结束了。

医生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超级细菌!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5

(二)

超菌的自豪



我们的肠球菌兄弟在同抗生素的斗争中,前仆后继,用无数代的牺牲,实现了基因的质变,异化出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率先突破了人类对付细菌感染的最后的防线,至此,超级细菌诞生了。

我们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细菌”,是因为我们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过去,人类根据细菌的形态,把细菌分成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如今人类又根据细菌的耐药性,从细菌当中单列出了超级细菌。人类麻烦了。因为几乎每一种形态的细菌里面,都有了耐药的超级细菌:超广谱、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耐药菌有一长串名单。

我们耐钾金葡菌(MRSA),在超级细菌中虽然不是最最强大的,但是在医院内的感染率名列前茅。所以,有时候我们给人类造成的恐惧,并不亚于艾滋病毒。我们的亲戚耐药肠球菌,把病死率最高上升到了73%,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还有我们大家族的好兄弟结核杆菌,让肺结核重新成为不治之症。

据说,美国每年因超菌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达到18000例,超过了2005年美国死于艾滋病的16000人。同时,感染超菌的人数也在越来越多。20世纪70年代,感染葡萄球菌的人中只有2%是感染金黄葡萄球菌。而到了21世纪,这一数字达到了64%。

在中国,2005年,因超菌感染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目前住院的受细菌感染的病人中,超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而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就在这家医院里,12名耐药肠球菌感染患者,有11名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在菌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一族。我们这个家族,是最普遍存在的细菌、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病原菌。相信全世界有约三分之一的人体内带有葡萄球菌。人在健康情况下并不会受到我们的伤害。过去,我们经常在伤口处造成感染。明朝帝国的开国元勋徐达,背上长了一个痈疽。都说是朱元璋恩赐蒸鹅害死了他。告诉你们一个千古秘密:实际上是我们金黄色葡萄球菌要了他的命。那时候没有抗生素。我们很厉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半以上的战场死亡来自我们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的感染。

八十年前,弗莱明偶然发现了青霉素。人类的医学成果轻而易举地就能杀灭我们。伤口感染后,只要用上了青霉素,基本上安然无恙。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正是对我们的鼓励。

我们微生物本身也是一种生命,就像人体一样,有外面的东西侵入会自卫、防御、反击,耐药是细菌自我保护的措施。

在同抗生素的斗争中,我们形成了强大的抗药性。这得益于我们葡萄球菌家族的基因结构。我们的基因能够用多种方式相互传递,并创造出新的抵抗抗生素的细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金色葡萄球菌家族里的2817种成员,事实上都获得了抵抗各种抗生素的能力。

在增强抗药能力的同时,我们的“嗜肉”能力也大大加强。人的免疫系统如果出现弱点,纵然没有伤口,我们超级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以引起他的皮肤、肺部、血液、腹腔、关节、泌尿道,甚至老脸皮厚的前列腺的感染。

不是吓唬人,只要遇到了超菌,人就有了生命危险。有一则可喜的报道,说是英国医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四年里翻了一番,每年达到了近1000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主任乔治·鲍斯特教授忧心忡忡地说:超级病菌中最令人担心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随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抗药性不断增强,可供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就变得有限了。在开发出新药之前,人类可能有至少5年的时间无药可用。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6

(三)

超菌的抗药性



统计资料显示,今天人类的寿命较上世纪初增加了近20岁之多。人们总以为,是养生延长了他们的生命。可是用我们细菌的眼光看,在人类寿命延长的20岁里,起码有10岁(一半)得益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从1910年埃尔利希发明阿斯凡纳明(青霉素之前的抗生素)算起,到2005年,抗生素家族成员已经增加到133个。中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2岁,如果没有抗生素,你们只有62岁(或许更短)。人类的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最长寿命等于生命成熟期的6倍,人类的平均生理成熟年龄是25岁。活不到150岁,就是病死的,而不是老死的!病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这些病原体细菌的侵袭。

战胜了我们之后,人类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付病毒、癌症上了。人类期望将150年的生命进行到底。可是,你们是否意识到,即使现在这已经得来的10年“抗生素命”,也已经岌岌可危了。

抗生素创造了医学的奇迹。肺炎、脑膜炎、产褥热、结核以及由多种疾病综合导致的败血症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许多人因此而相信细菌引发的疾病从根本上是可以治愈的。我们的兄弟A群链球菌对此持否定的意见。A群的兄弟们擅长引发猩红热。在上世纪60年代,他们遭受了抗生素毁灭性的打击,几乎完全消失了。然而,对一种细菌的成功抑制能促成另一种细菌的出现。当A群退隐之后,他们的近亲B群链球菌开始出现,尤其容易感染新生婴儿。到了1980年,两个月以下新生婴儿如果受到B群链球菌感染,死亡率高达75%。与此同时,A群兄弟也在暗地里突变、繁殖,80年代末突然再现。新的A群链球菌携带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同样致命的毒素,除了大剂量青霉素外,对所有药物都有抵抗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人类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只有700万左右。这一数字到了1999年上升到2000万。美国1982年至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

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耐药菌带来的用药困难。如今在中国的医院里,耐钾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高达60%以上,而在1978年的数字是不到5%。这意味着,在医院的病人体内,有超过六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难以杀灭的。细菌的耐药性越强,病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越高。我们超菌的强大就是抗生素的衰落!

2004年安徽省,省、市、县三级13家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346份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十几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50%!

换句话说,这些人们平日拿来治病救命的药物中,有半数以上已经成了废物,吃了也白吃!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抗生素10岁”,人类动用最现代的科技手段,对我们进行了医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研究——超菌是怎样诞生的?超菌的抗药性是怎样形成的?用什么办法可以消灭超菌?我们钦佩人类的智慧。

人类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是抗生素孕育了超菌,超菌的抗药性来自抗生素的滥用。

几年前,某医院。一位年轻患者病危。医生竭尽全力,使用了多种类型的抗生素,依然遏制不了他病情的恶化。当生命的最后堡垒万古霉素被菌群摧毁之后,他的生命终结了。尸体解剖发现,他的体内存在着大量的耐药菌,而且这些耐药菌是目前使用的所有抗生素都无法抵抗的!

这些致命的耐药菌从何而来?是他吃抗生素吃出来的。他每天在单位食堂吃饭,担心饭菜里有细菌,每次饭后都要吃两粒抗生素。一年以后,他突然发烧、咳嗽、咯痰,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我们有许多兄弟病原菌曾经在这个人体内寄宿过。和我们病原菌一起寄宿的还有其他一些微生物。菌群之间互相制约,谁也不能脱离约束而无限制地生长繁殖,因而谁也起不了致病作用。可是他的一次两粒抗生素破坏了菌群间的平衡,药物敏感菌类急剧减少,耐药菌群大量繁殖,引发了“二重感染”。把抗生素当成保命的灵丹妙药,唉,让我们这些小细菌都觉得悲哀。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6

(四)

耐药菌的产生只需两年时间



如此草率地滥用抗生素,如果是医生,就令人费解了。

医院给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做手术。为了预防感染,医生给他用了大剂量的抗生素。想不到他开始腹泻了。医生又赶紧用抗生素止泻。结果腹泻越来越厉害,出血过多,生命垂危。专家会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意思是说,滥用抗生素,有益菌就被抑制,有害菌增多,肠内菌群发生混乱导致腹泻继发真菌性结肠溃疡。后来,停用了抗生素,采用生态平衡治疗,总算控制了病情。

还有一些病人,初次得病就让医生给开“好药”,哪怕病并没有严重到用好药的程度。“好药”确实能让他们好得快。可是下次再有同样的病,上一次的“好药”就不灵了。直到今天,号称“终极抗生素”的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诞生。超傻的名字呀。什么叫终极?就是走到了终点:最后的抗生素了(别说它的价格了,200多元钱一支呀)。

有一个人,才三十多岁,因为结核病被送进医院。这位病号很“特殊”,常规药对他没有一点效果。即使更换药物、加大剂量,也毫无作用。没过多久,他就离开了人世。医生说凶手是我们的结核杆菌兄弟。但看看他的病史就能发现,几年前他得了支气管炎。他要求用“好药”。医生给开了一些抗生素。“好药”很快让他好起来,此后,一出现这种症状,他就继续用药,多的时候每年要用五六次。日久天长,“好药”的作用越来越小,直到“好药”穷尽。

通俗地说,滥用抗生素第一次用药可以把细菌杀死;第二次,细菌可能只受一点损伤;以后再用药就基本不管用了,这就是细菌的耐药性。

从我们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人类开发一种新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两年的时间。所以,每个时代,都有许多活蹦乱跳的生命,因为等不及新的“更更好的药”,而被“终极”了。可以说,药物的“终极”就是我们病菌的新生。

我们尊敬的结核杆菌兄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杀手。从埃及的木乃伊中,从中国马王堆女尸的肺里,都可找到他们创造的奇迹。他们曾经吞噬过肖邦、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和鲁迅的肺。18世纪末,伦敦城每10万人中就有700人死于结核杆菌。英国人弗莱明用青霉素战胜了我们球菌之后,美国人瓦克斯曼又用链霉素打败了强悍的结核杆菌。有那么几十年,整个人类都不再恐慌结核杆菌了。可是人类的平静没有持续多久。

我们的结核兄弟开始反扑了。他们变异出了多重耐药结核(MDR-TB)的结核菌。据说,在全球,他们每年能让200多万人死于结核病。在中国,结核病例中大约8.32%是MDR-TB。我们的耐药肺炎链球菌兄弟,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非常敏感,现在几乎麻木了。我们的绿脓杆菌兄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

人类哲学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先说内因——

第一个内因是我们天生擅长变化。在每1亿次分裂中,我们的基因就会出现一个突变。第二个内因是我们数量庞大,繁殖速度超快。美国一位教授对51名学生102只手进行测定,发现在这些手上总共有4742种细菌。但所有人手上共有的细菌种类只有5种。那些花样繁多的耐药手段,都不过是误打误撞出来的。人类在研究基因的时候还互相争夺所谓的知识产权。我们细菌的遗传基因经常在个体间,甚至在不同种类的个体间相互交换,毫无种族隔阂。所以我们能够迅速地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抵抗抗生素种类。

再说外因——

一个能耐受抗生素的细菌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任何优势,反而会增加能量消耗。然而,当人们大量使用抗生素时,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死后,原先并不占数量优势的、具有耐药性的“超菌”存留下来开始大量繁衍,并占据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实际上是我们对细菌进行了一次自然选择。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教授无奈地说:“细菌比人要聪明。”可是我们要说:感谢抗生素,更感谢滥用抗生素,由衷地。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6

(五)

美国人买枪容易,中国人买抗生素容易



五十多年前,中国人把抗生素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如今“潘金莲”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五十多年后,抗生素滥用之风愈演愈烈。

我们细菌,潜伏在人类的体表,寄生在人类的体内,我们太知道人类是怎样滥用抗生素的。让我们到医院里去看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的约占30%,抗生素药费占全部药品支出的15%至30%。这是全球的平均数字。中国呢?

一名急诊医生痛心疾首地讲述了一些“用药怪现象”:有的医生手术前三天就让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还有的医生加大剂量,延长疗程,如规定剂量为0.1克至0.25克的药品就选用0.25克最高剂量;规定疗程为3至7天的就选用7天,甚至10天。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至25%。

一家著名儿童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销售收入排序前三位的药物均为抗生素。静脉注射已经成了滥用抗生素的新途径。每天1000个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者里,有将近三分之二会接受静脉注射治疗。据统计,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中国一年就多花费7亿多元人民币。

在这个世界上,最诡秘最难以预料的就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据说,美国有两个人口数量相当的城市,其中一个警察数量是另一个的3倍,谋杀案的数量高8倍。抗生素与超菌的关系也是如此。高强度的抗生素环境,密集的病患聚集,使医院成了超菌的大本营。超菌们在这里交换基因,不断变异出新超菌。同样的病菌,医院里的菌株,就比外面的菌株更抗药。所以,病菌爱医院,因为医院是我们的“菌占区”。

让我们到药店里去看看——

如今最时尚的就医模式就是“大病进医院,小病上药店”,人们逛药店就像逛超市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自作主张给自己诊断买药。尤其是对付我们细菌的抗生素,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属于青霉素类的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长效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的有头孢拉定(先锋霉素6号)、头孢呋新、头孢三嗪(菌必治)、头孢唑喃,氨基糖苷类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四环素类的有盐酸金霉素、米诺环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的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片剂、针剂、胶囊、软膏,应有尽有。

抗生素是药店赢利的拳头药品,销售比例高达25%,销售利润一般在30%左右。过去抗生素随便买卖,后来上面规定买抗生素要有处方。但实际上这个规定形同虚设。只要登个记,药店就会给你补个处方。一家药店经理语出惊人:“谁不卖抗生素谁就是傻子。”

中国人习惯把抗生素叫“消炎药”。现在的家庭,有药箱,必有抗生素。什么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什么阿莫西林、利君沙,什么麦迪霉素、头孢拉定,如同冰柜、食品柜里的食物。有一项网络调查,4152份有效样本来自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事各行各业的网民,结果表明:有74%的调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抗生素。

还有一个“为什么会去药店买抗生素”的调查:有50%的人因为去医院看病太费时间,35%的人认为犯的是老毛病自己知道吃什么药,15%的人因为不清楚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还有15%的人认为医生开的药往往比较贵。

在“求医不如求己”的误导下,人人都成了自己的医生。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看看说明书,就习惯性地吃上了,好像不是吃药而是吃点心。

连我们细菌都知道,抗生素是个非常专业的药物,说明书上的内容有限得很,非专业人士仅凭说明书根本无法正确用药。

医学界有一种说法:在美国,买一支枪非常容易,而买一支抗生素却非常难。抗生素是严格控制的处方药,患者必须持处方才能购买到抗生素。而在中国,人们很随便就可以买到抗生素药品。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7

(六)

抗生素资源越来越少



对人类来说,抗生素的泛滥比枪支的泛滥危害更大。作为细菌,如此滥用抗生素,我们高兴。这等于在帮助我们菌类加快种群的进化。

有一个人着急了。他叫肖永红,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的教授。他和同行的调查显示: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约3万吨,在国内使用18万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在138克左右——这一数字是美国人的10倍。

在肖永红看来,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在所有药品消费前十位中,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占去半壁江山。

据1995年至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但医院使用最多的10种抗生素中,超过一半都是新型抗生素,而这些本来是应该用于抑制严重感染、挽救患者生命的。

有句很鼓动人心的口号:中国人永远争第一。

使用抗生素,中国人同样勇夺第一。

作为中国的细菌。我们也不甘落后,立志超越外国细菌,争夺抗药性第一。

在肖永红教授看来,中国细菌整体的耐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大约在45%左右。

青霉素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注射剂量为10万~20万单位/次,就很有效了。到了今天,一般剂量上升到了400万~800万单位/次。数十倍呀!如果赶上了梅毒之类的特殊情况,剂量甚至要超过1000万单位/次——冒着引起中毒性脑病的风险。

有医生说:“不是青霉素不行了,是细菌变得越来越狡猾了。”

其实,对人类来说,比我们的狡猾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资源的枯竭。

自从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临床应用的抗生素有几百种。1971年至1975年,是抗生素开发的黄金时期。五年间共有52种新抗生素问世。80年代开始,每年新上市的抗生素逐年递减。1996年至2000年的五年中,只开发出6种新抗生素。进入21世纪后,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2003年全球仅一个新产品——达托霉素上市,而2004年竟是空白。

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现在抗生素的开发正变得越来越难。在过去的80年里,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几百种抗生素,几乎把所有能够找到的微生物都翻了个遍。

人们对抗生素毫无节制地挥霍,使得抗生素资源越来越少。

青霉素问世之后,疗效持续了20年。也就是说,经历了20年的磨难、蜕变,我们球菌的基因才健全了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而今天,对一种新型抗生素,我们细菌只要一两年,甚至不到几个月就能生成抗药性。

可是人类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需要多长时间?

10年!

肖永红教授不寒而栗地说:“新的'超菌’还会陆续出现,或许10年、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已经严重依赖于抗生素的人类,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由真菌、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也可人工合成)。

也就是说,抗生素和石油、煤炭一样,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据说,地球上的石油还能供人类用50年。抗生素资源还能用多久呢?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给出一个时间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抗生素资源早晚也会有枯竭的那一天。

人类把钻石比作“上帝的眼泪”。因为无节制地开采,人类现在面临一个难堪的现实:地球上即将无钻石可采。

于是许多人惋惜地发问:上帝的眼泪还能流多久?

人类能不能用这样的惋惜来对待抗生素呢?

更值得人类惋惜的应该是抗生素。

人类的医生、药师,所有的老百姓都应看到这样的局面。每一个地球人都要珍惜现有临床中有效的抗菌药物,要像节省能源一样节俭地使用抗菌药物,该用的时候才用。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7

(七)

吃药上的迷思



作为个体的人,在吃药上,常常会出现许多迷思。

迷思之一: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我们细菌,闯医院,杀病体,打遍天下,打针吃药的人见多了,没见过像他这样吃药的:每次性行为之后,都要服用抗生素。理由是:可以预防性病。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性病的种类多,不可能有哪种抗生素对所有的性病都有效。病毒引起的性病用抗生素根本无效。即使是细菌引起的性病,抗生素有效,但如果是为了预防的目的,用哪种抗生素、剂量多少,都没有严格的根据。何况,自己随便用药,不仅不能杀灭病菌,反而会诱导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万一以后真得了性病,那就麻烦了。

这个人是“哈药族”的极品。

“哈药族”习惯把抗生素当预防药吃。他们的药箱就是一个小药店。对感冒、咳嗽、腹泻、哮喘之类的季节病,他们坚持防治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服用抗生素。

还有一种洁癖“哈药族”。他们把抗生素当做体内消毒剂。每当周围有人生病,或者社会上出现了流行病,或者到公众场合后,他们就会服用抗生素,给自己体内消毒灭菌。

说实在的,真正懂药的,是我们细菌。拿抗生素当预防药吃,等于给我们细菌打预防针,注射抵抗抗生素疫苗,增强我们的耐药性。我们选择宿主,就喜欢“哈药族”。

在他们体内,我们最安全。

谢谢啦,“哈药族”。

迷思之二:广谱比窄谱好。

人类之间相互残杀,有一个古老的原则:“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

听听,多残酷:宁可使用广谱抗生素,也不使用窄谱抗生素。

为什么?因为窄谱抗生素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而广谱、超广谱抗生素能大面积杀灭各种细菌。本来,因单一菌种引起的感染,用窄谱抗生素就能治疗,可医生和患者为了保险,或者为了更快痊愈,往往用广谱抗生素。从人的角度看,这也许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迷思。但是用微生物的眼光看,这就是残酷——

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类药物,是些敌友不分、六亲不认的东西。在屠杀我们病原菌的同时,也屠杀人体内那些有益菌群。

人体需要有益菌群。比如,胃肠道的有益菌群能够调整胃肠道酸碱值,分解食物,增强人体吸收功能。有益菌和有害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平衡。人体内的菌群平衡其实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维持正常的菌群平衡是人类健康的必要条件。

人们试图用广谱抗生素“通杀”的残酷手段来杀灭我们病原菌。结果呢?只杀灭了有益菌。因为我们病原菌比有益菌更能够抵抗药物。没有正常菌群的制约,我们更容易泛滥。人的病情反而加重。

迷思之三:贵的比便宜的好, 新的比老的好。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可如今人们把这句话用在了用药上:越贵的抗生素药效越强,越能杀细菌。真理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用错了地方,就会变成谬误。

不管是你自己这么认为,还是卖药人向你这样解释,以我们切身的体验,我们和抗生素打了近百年的交道,抗生素绝对不是越贵越好。比如我们细菌中,能够引起人的支气管炎症的,有数十种之多。能够针对感染细菌的抗生素才是最有效力的,而它的价格或许不过几元钱罢了。不仅医生喜欢开贵重的药,病人也常常主动让医生给开最贵的药。

人们之所以舍贱求贵,是因为有一个思维定式:最贵的等于最好的。最好的等于最新的。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喜欢用新药。虽然新药一般比老药贵——贵的和便宜的价格相差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但即使最抠门的人,在看病用药上,也决不会要钱不要命。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便宜。它对于军团菌肺炎疗效相当好。而价格很贵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军团菌就不如红霉素。实际上,有许多老药让我们很害怕。因为人们不经常使用,我们对这些老药的耐药性也减弱了。只要使用得当,几毛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如果人们在用抗生素的时候,不求最贵,但求最科学,那我们就惨了。

幸好,人类经常容易迷思。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7

(八)

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迷思之四:抗生素=消炎药。

皮炎、鼻炎、咽炎、气管炎、牙龈炎、毛囊炎、结膜炎、肠胃炎、扁桃体炎、宫颈炎、尿道炎、胆囊炎、结膜炎、前列腺炎,人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可以发炎。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红、肿、热、痛是炎症的表现。

炎症,可以是由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炎症。

许多人,只要有了炎症,不管什么炎症,统统使用抗生素。说实在的,我们细菌,最喜欢人们把抗生素当消炎药用了。因为只有我们细菌(或其他一些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生素才能起作用。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致炎因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四大类: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放射线)。2.化学性因子(强酸、强碱、化学毒物)。3.机械性因子 (切割、撞击、挤压等)。4.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5.免疫反应各型变态反应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性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

在所有这些炎症类型中,抗生素只对生物致炎因子中的细菌、真菌和支原体起作用。其他所有的炎症,只要没有并发细菌感染,抗生素都是废物。

把抗生素当消炎药用的人,我们病原菌类向你们致谢——你们用抗生素的副作用损伤了我们宿主的机体,便于我们的入侵。

迷思之五:有备无患。

我们见过许多家庭药箱,抗生素是常备药。储备抗生素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习惯。万一有了病呢?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何况,如今药价日益昂贵,抗生素储备量自然越多越好。

药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大量囤积药物很容易造成药品过期。药品储存需要相应条件,一般家庭很难具备。

医生说家里最好不要储备抗生素,这样可以避免乱用药,贻误治病时机。还有人把上次治病没吃完的药留下来,下次生了病再吃。医生着急了:剩菜剩饭可以吃,剩药可是万万吃不得的。剩药容易过期、变质、失效,吃了剩药很可能不是治病,而是致病。起初,那么多的家庭药箱,药箱里那么多的抗生素,我们打心眼里恐惧,但是听医生说了家庭药箱的负面作用,我们就放心了。

迷思之六:见好就收。

求医治病,容易着急上火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病情较重时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也有人因为知道抗生素用多了不好,于是当病情缓解时,自作主张减少服用剂量。太好了。如此草率随便地服用抗生素,好像不是为了杀灭我们,而是为了帮助我们。

难道不是吗?抗生素的药效有赖于其有效的血药浓度,如果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我们,反而会使我们产生耐药性。

长期服用抗生素,人们都会形成一种习惯,好像抗生素就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形成固定模式。其实,每种抗生素的用药剂量都是有科学规定的,如果加大用量,或用量不足,都会产生不良结果。

迷思之七:药到病除。

中国人治病,讲究药到病除,立竿见影。能药到病除的医生,是神医。能立竿见影的药,是灵药。

所以,用了一种抗生素,一两天后未见明显好转,立刻换用其他抗生素。今天用红霉素不管用,明天就用青霉素,后天再用氯霉素。更有人着急上火,干脆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

我们在宿主体内,所以我们知道,对急性感染,抗生素一般要用3到5天才能起作用。试图药到病除地杀灭我们,那是不可能的。不同类别的药物交叉混合使用,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宿主体内菌群失调,临床上的表现就是各种类型的药都不见疗效了。而且,同种类别的药,重复使用无疑等于加大了剂量,副作用也随之增大。有些药物的副作用的毒性是蓄积性的。像氨基糖苷类中的庆大霉素,本身副作用就很大,如果再重复使用这一类中的其他药物,有可能导致儿童耳聋。

迷上了抗生素之后,中国人也不中庸了。中国人把抗生素的使用推到了极致。不知道孔夫子如果有了抗生素,他老人家会不会也毫无节制地使用呢?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8

(九)

在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



人类发现了抗生素,对我们细菌来说,是天大的不幸。可是人类如此盲目地使用抗生素,对我们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人类制造抗生素药物,本来是为了对付我们细菌的,但有时候,抗生素对人类自身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对我们的伤害,远远大于我们对人类的伤害。

这绝不是我们细菌危言耸听吓唬人。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目前世界各国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其中的5%出现致残、致畸、致死、住院时间延长等严重后果。住院死亡人数中,有25%是吃药吃死的(药源性致死)。

在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

许多患者家属还认为病人是生病致死的,而不知是“药”死的。

换句话说,抗生素是人吃的药,但有时候抗生素也会吃人。

抗生素吃人,手段残酷,惨不忍睹——它让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皮肤起红疹、水疱,口腔、眼结膜破溃,直至休克、死亡……

这是过敏,抗生素吃人第一法。

过敏,医学上也叫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抗生素变态反应,从药的角度说,就是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对机体翻了脸。

从人体的角度说,是机体对药物的拒绝,也可以说是药物与机体之间发生了误会。

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都能引起变态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容易引起变态反应的抗生素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还有洁霉素及磺胺类等等。

这么说吧,抗生素一多半是天使,一小半是魔鬼。变态反应,就是那一小半魔鬼占了上风。

魔鬼抗生素的变态反应分四种类型——

Ⅰ型变态反应,显示了魔鬼的贪婪。反应迅速,被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臭名昭著的青霉素,最容易“速发型超敏”了。太可怕了!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或过敏体质的人,注射青霉素后,立马休克,严重时可致死亡。

Ⅱ型变态反应,显示了魔鬼的狠毒。使细胞溶解,又称细胞毒型抗体反应。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残忍,让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减少。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Ⅲ型变态反应,显示了魔鬼的阴险。破坏免疫机制,又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抗原与抗体相对抗的产物)在生理情况下是能及时被免疫系统吞噬系统清除。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之类的魔鬼,与血液中的抗体相结合而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发炎症,引起组织损伤。如果复合物持续、大量、大面积在多器官沉积,就会引起急慢性血清病,殃及肾、心血管、关节滑膜、皮肤等血管丰富的组织。

Ⅳ型变态反应,显示了魔鬼的狡猾。常在3~12个月内发生,又名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到人体觉得没事的时候,就会出现皮炎、肺炎、甲状腺炎、脑脊髓炎之类的病症,连病因都难以找到。

都说我们病原菌是魔鬼。

然而与抗生素的那一小半相比,我们是小巫见大巫——

复方新诺明喜欢剥人皮玩:剥脱性皮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喜欢在人体上绘画: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大疱型红斑。青霉素类、链霉素更喜欢玩弄人体内脏器官: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

这些都属于未分类型变态反应。

人人都知道,注射青霉素后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先要做过敏试验。

但许多人不知道,口服抗生素也同样会产生致人死命的过敏反应。

不信,你们去问问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睿。仅他们一家医院的皮肤科,每年收治因为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过敏的病人就多达数百人。张睿提醒说,吃药后遇到周身起疱、起红斑、发痒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9-11-14 22:28

本帖最后由 fjzzzyyygk 于 2009-11-14 22:31 编辑

(十)

一毒毒耳朵



中医文化的老智慧里有一句名言:是药三分毒。然而,药,用得好是三分毒;用得不好,就成了十分毒了。用十分毒的药治病,不仅“一去不去”,反“送了卿卿性命”。

十毒比十恶更不能赦!

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灭菌作用原理。抗生素毒害我们细菌,主要采用四种方式:1.干扰细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缺乏完整的细胞壁,不能抵挡水分侵入,发生膨胀、破裂。2.损伤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菌内部物质流失。3.阻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使细菌的繁殖终止。4.改变细菌内部代谢,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不能复制新的细胞物质。对细菌来说,抗生素是大毒、剧毒。可是过了没多久,人类就发现,抗生素在毒害细菌的同时,也没有放过人体。

多可爱的一个新疆小男孩呀,才八个月大。可是听不见声音了。家长带他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同仁医院。专家确诊:抗生素致聋。两年前,小男孩4岁的哥哥到医院看病,当地医生给他开了庆大霉素。

庆大霉素曾经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制的广谱抗菌素。对我们病原菌来说,庆大霉素太可怕了。中国人有许多病,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尿路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包括腹膜炎)、胆道感染、皮肤炎症、骨骼病症、中耳炎、鼻窦炎、软组织感染(包括烧伤)等等,都用庆大霉素治疗。

小男孩4岁的哥哥喝了庆大霉素之后,耳聋了。

现在,小男孩得了和他哥哥同样的病。医生又让他喝庆大霉素。家长说,我们家老大就因为喝庆大霉素耳聋了。医生说,不可能!给他喝吧。结果喝了没几天,小男孩对声音没有反应了。

声音从耳膜传到大脑,有一座必经的桥梁,耳蜗和蜗神经。庆大霉素(滥用)损伤了耳蜗,把通往声音世界的桥梁给拆毁了。怨谁呢?也许只能怨这个医生学医的那个学校教育质量太差了。据说,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的120多个聋哑孩子中,有一半以上是在几年前甚至半年前突然变聋的。这些突然变聋的孩子虽来自不同地方,却有着相同的经历:耳聋前,都曾用过抗生素。

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320名聋人表演的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感动了无数人。可人们谁能相信,这些漂亮的女孩,她们的耳聋大部分是用药不当造成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2.5亿人有致残性听力损害。在中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数最多,达2000多万人,居各类残疾人之首。其中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7岁以下的聋儿80万。新生儿听力损伤总发病率为1%~3%。造成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有药物中毒、病毒感染、遗传、出生时的缺氧以及噪声刺激等。在药物中毒中,抗生素使用不当是致聋的罪魁祸首。发达国家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比例不到1%,而中国高达30%~40%,每年有上万名儿童因此而导致听力损伤。

有一些儿童,并没有使用过抗生素,而是生来就没有听觉。在这些先天性耳聋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们在胎儿期时,他们处于妊娠期的母亲使用了耳毒性抗生素,药物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内耳,造成听神经的损伤,导致先天性药物性耳聋。

也许有人会以为,我们细菌出于仇恨,诬蔑抗生素。那就听听专家的结论吧。陈振声教授,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够权威了吧。他说,容易导致耳聋的抗生素一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另一种是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苷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1999年国家颁布《常用耳毒性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公布了30种容易导致耳聋的药物,其中用得最多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另外还有阿司匹林、奎宁、速尿、利尿酸等非抗生素药物。

据说,目前医学上发现的能引起耳聋的药物已经增加到60多种(也有说有18类100余种),包括抗菌素、利尿剂、抗疟药、抗肿瘤药、抗惊厥药、镇静药、避孕药、麻醉药、抗糖尿病药和止痛药等。
(未完待续)

yngmfc 发表于 2009-11-14 22:44

医疗市场化得结果!畸形变态反应!——我们成了实验基地和生产基地,百姓苦!毛主席讲的对:强身健体、保卫祖国!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09-11-15 21:28

毫无新意的论文可以说有泛滥之嫌,科普文章及小说却比较稀少,不知是哪位同行高手的新颖大作?
这篇科普小说放到感染通讯上连载都可以的,真的不错不错!:victory::victory:

阿牛 发表于 2009-11-21 02:16

致命抗生素
中国超级细菌自述
病去了 著 
呵呵~~~内容通俗易懂很受用,书名、署名也很有创意!{:1_270:}
婉若秋水老师也给了一个很好提示“这篇科普小说放到感染通讯上连载”好主意!
海内知己老师:这有现成的书吗?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吗?谢谢!
每天浏览论坛都会有收获、或者说是灵感!

一把酸枣 发表于 2009-11-21 08:45

哈哈很好的小说易懂易记于是乎我冒出个想法   今年春节晚会把它改编成诗朗诵   嘻嘻不要小看我哦我可是主编哦(我们单位的)

无忧 发表于 2009-11-21 09:20

:)收获很大,还期待后续:victory:

老朽 发表于 2009-11-21 09:26

致命抗生素(科普小说)
       压缩版【一~十】待续

李传生 发表于 2009-11-24 08:53

:lol:lol:victory::victory::victory::P

黄颜磷 发表于 2009-11-24 09:47

很好的科普小说,打算放在院刊上连载。谢谢分享!!!

阳光 发表于 2009-11-24 10:27

投院报连载了,期待下文。:victory:

阳光 发表于 2009-11-24 10:28

14# 一把酸枣

期待您的诗朗诵。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致命抗生素(科普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