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10-1 14:45

诺贝尔奖获得者照样不中基金

2012-09-28 14:53 来源:科学网 作者:喻海良

在参加Metalforming2012和AMPT2012国际会议期间,遇见了很多有名的教授。从他们那里我学习了很多经验,也长了很多见识。在和他们讨论的话题中,分别和四位知名教授探讨了自然科学基金方面的问题,让我收获不小。

在基金委公布结果的时候,科学网上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基金获得资助者而言,有些人认为是自己努力的回报,有些人认为是自己的运气,还有一些人如范进中举,不知所以。对于基金不予资助者而言,部分人认为自己准备不足,评审没有问题;还有部分人认为自己基金写的非常完美,是评审不懂或者落入对头手中;更有部分人怀疑基金资助的公平性,是不是需要打通关系之类。特别是,很多人把自己这些年取得的成绩与是否获得基金资助联系起来,无不让人“心疼”。

试问,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好的成绩,就一定能获得基金资助吗?我想说,那是不可能的。成绩代表过去所做的事情,而基金代表即将要开展的事情。下面说说这次会议期间一位英国教授给我讲述的事实。10年,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领域的贡献。也就在这两年,国内各部委不知道资助了多少项有关石墨烯研究的基金项目。然而,有这样一个事实,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诺沃肖洛夫第二年申请基金的时候,照样没有获得资助。为什么没有获得资助,原因很简单,他写的研究课题申请书没有达到同行评审的要求。试想,如果在中国,有没有人敢说他以前所取得的成绩大过诺贝尔奖,如果没有,那就应该能接受了。(为了帮助诺沃肖洛夫,英国政府最后通过其它资助方式给予支持)

在大会期间,也有一个国内教授表达了对基金委的不满。值得一提的是,他今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这种背景下,他也认为是同行评审的不公平。然后,我问他近几年是怎样去写申请书得。他说,他每年都是根据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申报的都是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问题。也因此,这些年,他在看到某些评审意见不同意资助后,立马转换新的课题。当时,我和他就该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你连续五年评审一个人的基金,发现他申请了五个不同的项目,你会给予他资助吗?”

基金申请过程中,获得资助者不见得都好,但,我相信大部分是不错的。没有获得资助者中不见得不好,但,我相信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确,基金是优中选优的事情。你写的材料很好,个人基础也很优秀,但不见得你写的比其他人的要好,个人基础比他人都优秀。因而,产生各种各样不满的情绪。个人认为,在国内没有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更为公平、合理的资助方式。试问,973、863、重点专项、省基金等比国家基金委公平吗?

也因此,要获得基金资助,不仅要有好的研究基础,也要有好的研究想法,还要有好的写作基础。要获得资助,我肤浅地认为三方面缺一不可。研究基础不好,评审人不相信你有能力独立完全一个项目,因此,研究想法最好,大家也会认为那只是“空想”而已,实施不了。研究想法不好,个人研究基础最好,也只能代表过去做了一些好的研究工作,但是,跟不上时代发展,也因此,不可能抱着过去的东西啃一辈子。写作不好,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很多人有好的研究基础,也有好的想法。但是,不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别人无法看出问题的意义。甚至有时候,评审人看了三页纸,还没有看出个所以然,就直接给枪毙了。

综上所述,不要总觉得自己申请的基金不中是有外在原因,多思考一下自身问题。的确,在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基金也照样不中。

yangguocun535 发表于 2012-10-1 19:17

谢谢老师!申请的基金,我们感觉很难。

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2-10-1 19:35

    “成绩代表过去所做的事情,而基金代表即将要开展的事情。”——反躬自省同样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能力比起其它能力来,更是难得,也更显珍贵;现实中吃老本的人比比皆是,而且吃得是理直气状,吃的是风生水起{:1_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能如此,其公平性可见一斑,但愿此风能够发扬广大,给所有钻研的人以信心和希望{:1_17:}

石榴 发表于 2012-10-6 23:07

楼主阐述的很有道理,没有获得资助者不见得不好,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或许非常公平、合理,但在基层科研基金评审中难免会有人情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诺贝尔奖获得者照样不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