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儿科主任要求对耐药的铜绿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可行吗?—4楼应助
本帖最后由 细雨润竹 于 2012-9-20 20:05 编辑儿科一患儿痰培养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科主任要求院感科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手全都采,说要找到源头!请问这样做可行吗,我们该如何处理? 儿科主任对院感监测知识了解太少可以理解。但想在短时间内找到发生感染的源头,不是件容易的事,有许多院内感染是无法确定原因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查找原因的同时,采取极积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针对一例多重耐药菌,想寻找感染源头,确有困难!
不排除滥用抗菌药的因素!以及内源性感染的可能!! 本帖最后由 细雨润竹 于 2012-9-20 20:03 编辑
1、从零宽容理念讲,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儿科主任而高兴,同时也应该自豪我们的感控理念已深入一线。
2、医院感染病例监控目的之一就是寻源,以有效降低暴发的风险和隐患,因此出现多耐铜绿当得寻源。
3、关于寻源,途径未必就环境卫生学采样一条,建议思路放宽一点,内、外源性因素都应该考虑进去并逐一排除;如果确定为外源性感染,那环境卫生学监测就是必做的一项。铜绿的特点是:宜居潮湿环境,那么我们的采样应侧重关注潮湿环境的采样工作,比如患者皮肤易潮湿部位、工作人员手、手龙头、仪器表面、门把手甚至保洁工具等;前几年我们神外的气管切开患者切口处乃至呼吸道分泌物陆续检出过铜绿,当时的措施就是全方位寻源,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逐渐根除。
科主任能够想到让感染办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至少说明他想到外源性感染可能,以后会重视这一块,但是感控人应该循证来说服他! 我倒觉得这是一好事,主任的目的是查找源头,我们知道这很难,但我们也可以有我们的目的呀,比如,患儿的周围环境是否被污染了,都涉及了哪些物品,同病房的其他患儿周围的环境是否也能查出同种菌,再比如护理员、保洁员、医生护士们的手在未洗手的状态下都带了哪些菌,这样为我们落实隔离措施和手卫生提供了依据和帮助,相信,即使查不出铜绿,也会有其他细菌的(说实话,也许查出的这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我们不妨利用查出的结果做点小文章促促我们的感控措施的落实)。
当然之前要给主任讲清,查找源头很难,即使查到了多重耐药的铜绿也无法确定同源性(因为一般的医院无法做同源性分析,不知您院情况如何),让他别抱有太高的期望,否则,他会以为我们能力不行,对以后的工作不利。 好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1_17:} 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2-9-20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从零宽容理念讲,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儿科主任而高兴,同时也应该自豪我们的感控理念已深入一线。
2、医 ...
完全同意老师的观点儿科主任重视院感这是好事可以通过逐渐渗透,让主任了解寻源途径有多条 完全同意老师的观点儿科主任重视院感这是好事可以通过逐渐渗透,让主任了解寻源途径有多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