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无痛”利于康复
中国医药报讯记者朱国旺报道日前,北京同仁医院疝诊疗中心“无痛病房”揭牌。专家指出,“做手术哪有不疼的”,“忍耐几天就过去了”,“运用止痛药会有不良反应”,“患者感到疼痛剧烈时才能使用止痛药”等传统对术后疼痛的认识,事实上都是误解;“无痛病房”的开展,将使那些惧怕手术疼痛的患者打消顾虑,不用对疼痛一忍再忍。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李天佐指出:“手术后疼痛非常普遍,2003年美国对术后疼痛的调查显示,约80%的患者手术后经历了疼痛。手术后疼痛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疼痛持续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异,从术后数小时到数天,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引发慢性痛。”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做手术就肯定会痛,忍几天就过去了。”很大部分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遇到术后疼痛,往往能忍就忍。而在临床用药上,医务人员也只是在患者疼痛剧烈时才给他们使用止痛药。李天佐指出,术后疼痛不仅造成患者痛苦,更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如疼痛会引起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症状;患者因疼痛不敢用力咳嗽,容易导致肺部并发症;疼痛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少,使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疼痛严重时会影响患者心情和睡眠质量,甚至会出现术后焦虑、慢性顽固性疼痛等并发症。对于术后患者来说,疼痛控制不佳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运动能力下降、抑郁情绪甚至丧失希望,最终影响术后康复。
据了解,近几年来,“无痛病房”只在我国骨科开展,普外科等其他外科领域尚无开展的报道。北京同仁医院疝诊疗中心梁存河主任介绍,“无痛病房”就是尽量减低患者治疗和手术后的疼痛,做到微痛甚至无痛。通过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无痛病房”将以往只重视术中镇痛和等到患者觉得痛的时候才“按需给药”的缺陷,改为了从术前就开始“按时给药”,提前对患者疼痛进行干预,让患者减少疼痛的感觉。
梁存河表示,“无痛病房”的目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建立规范的疼痛评估流程,制定个体化、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案,即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时间或联合应用,达到完善的镇痛;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根据疼痛程度调整镇痛方案;重视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参与疼痛治疗过程,尽量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
专家表示,“无痛病房”作为一种全新的医护管理模式,医护人员必须从以往被动地向患者提供镇痛药物,到主动地为患者提供镇痛管理服务,切实做到个性化、多模式镇痛,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院也有很多病人喜欢用的啊!减轻痛苦,这样精神很多,康复也快啊! 又长见识了!“无痛病房”又一新的理念出现!学习啦!感觉很不错!我院只是个别人使用镇痛药!值得借鉴!谢谢老师! 学习了,又增加了知识。 非常赞同术后镇痛!儿子阑尾手术后,因为我的“迂腐”没有使用镇痛泵,弯着腰蹒跚学步达半月,同类疾病的病人使用镇痛泵后,却没有弯着腰学步的过程,这应该归属于镇痛泵的功劳:让疼痛刺激及疼痛产生的精神压力消失殆尽! 学习啦!长见识了,以后就要逐渐推荐“无痛”利于康复---这一新观念! 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包括无痛或减轻疼痛,体现人文关怀。 只是有些担心多用药的毒副反应,但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还是不错。经过学习,到了觉得确实要用时,就不要有那么多顾虑了。 对于术后患者来说,疼痛控制不佳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运动能力下降、抑郁情绪甚至丧失希望,最终影响术后,学习啦!长见识了,以后就要逐渐推荐“无痛”利于康复---这一新观念。 丫丫小杀手 发表于 2012-9-1 08: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长见识了!“无痛病房”又一新的理念出现!学习啦!感觉很不错!我院只是个别人使用镇痛药!值得借鉴!谢 ...
是的,“无痛病房”值得借鉴,这是一个新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医护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期待早点向临床推广。 学习啦!长见识了。谢谢分享!“无痛病房”值得借鉴,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期待推广。 我同事女儿在国外生小孩,因头位难产实施剖宫产术,术后就给予“镇痛药”,医生嘱咐,切口疼痛不要忍,痛了就吃药,术后产妇送回病房就送一杯冰水让喝,并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及早开奶,饮食给予半流食。这个新理念,值得借鉴,作为病人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康复时间及生存质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