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人的三级防护是怎么区分?
是新手,向老师们请教传染病人的三级防护是什么?现在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护应该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隔离技术规范对每种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都有防护要求,是最后的表格,还有隔离日期是多长。里面没有提一、二、三级防护。 (一)一级预防
在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已存在的情况下,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和提高抵抗疾病能力来实现,例如不吸烟、体育锻炼、接种疫苗、合理营养、健康的***等。是个人最佳的预防。
(二)二级预防
即当疾病已经发生,或是当机体生理代偿机能减弱、发生紊乱表现出症状时,早期发现疾病,预防其蔓延和严重后果,及时采取治疗和防止传播的措施。例如早期发现肿瘤后尽快切除,早期发现传染病尽早终止流行。是重要的预防。
(三)三级预防
当疾病已产生后遗症,或机体代谢机能已处于不可逆转的阶段,开展康复治疗,以尽量减轻疾病带来的残疾等负担,缓解病痛和延长寿命。是预防疾病产生的严重后果。
仅供参考! 路过,下载学习了,老师你的防护措施很好,谢谢老师。 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遵循分级防护标准,实施个人防护:
一级防护(一般):指发热门诊、急诊医护人员防护
二级防护(加强):指进入留观室、专门病区医务人员
三级防护(严密):指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
一级防护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额外预防二级防护 (加强防护)
适用对象:直接接触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的所有人员
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
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验的人员
转运患者(尸体)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配备
基本防护:手套、口罩(N95)、护目镜
隔离服、鞋套: :进入传染病区、病房特殊污染区防
护口罩(N95):防止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的操作导致的感染
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及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操作(清洁手套)以及无菌操作(无菌手套)
防护要求
标准预防原则
隔离病房门保持关闭
利器的安全防范、废物管理
三级防护 (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防护配备
加强防护:
增加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要求
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与训练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洗手和手消毒
利器的安全防范
废物的管理
这是我们曾经学习是课件部分内容,不知是否对你有帮助{:1_7:} 像楼上那么防护,那传染病医院就没人敢去工作了 一般传染病不需三级防护吧?做好标准预防即可。 下载学习了,谢谢!{:1_14:} 路过,下载学习了,老师你的防护措施很好,谢谢老师。
下载学习
借鉴使用
谢谢老师 l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适宜。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
一级防护适用对象:医院诊疗工作中所有医务人员,可能接触病人的人员。
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二级防护防护对象: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用品:隔离服、医用防护口罩、帽子、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防护镜或面罩、鞋套。
三级防护防护对象:为确诊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
防护用品:二级防护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下载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收藏了!谢谢大家了 三级防护应该只是针对呼吸道传染病而言的,在2009甲流的医院感染控制中有详细说明。 {:1_1:}下载学习了,谢谢! 路过学习了,感谢老师们!! 下载借鉴了,谢谢老师上传和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