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子 发表于 2012-7-28 10:18

环境监测到底哪种采样更有意义?

本帖最后由 茶韵幽香 于 2012-7-28 20:03 编辑

环境采样目的:1、消毒效果采样,明确消毒剂的效果;
                      2、环境清洁的实时保持;
针对第一种目的,我们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做,有章可循;
针对第二种目的,相关文件中只提到:在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现场采样;也就是马后炮了;

而实际上第二种采样对于管理来说更有意义,
随机采样,一看平常如何?
                二评价消毒频次能够满足环境清洁消毒标准需要;
                三监测有无耐药菌等致病存在,给予指导相关预防;感控科循证指导医务人员更有说服力!
      请教大家:采用随机采样可行吗?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12-7-28 10:38

随机采样应该是最真实的,但是,目前,没有随机采样的合格标准,你采样得出来的结果是否合格,拿什么来评判呢?

abc161616 发表于 2012-7-28 10:56

同意楼上老师的见解,关键要有一个评判标准,现有的标准都是消毒以后的标准

泉子 发表于 2012-7-28 11:06

本帖最后由 茶韵幽香 于 2012-7-28 20:04 编辑

如有耐药菌尤其ICU不应该吧?
细菌菌落数现在确实没有标准,但拿白手套检查环境清洁是不是没有行行色色的细菌视觉冲击呢?教育意义更大!

我们还坚持做每季度或每月的消毒后监测意义有多大呢?本来部门就每月就在做,我们重复做只能浪费更大,不如随同监查采样环节有意义。

监测规范也说:综合监测2年的做目标监测。也就是说允许院感科不做环境常规监测。

等级评审或其他主管部门要求我们采样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体谅我们院感科人员缺少、繁忙的工作,做些重点突出的工作,精力用到刀刃上!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7-28 11:35

我觉得随机采样比较好,到了某个科室,随机采样,可以验证:是否对物品进行了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是否及时、是否合理,更能体现手卫生的落实情况,从而减少微生物的传播,控制感染的发生。
现在,有些医院的采样是这样的:手消毒吧,赶紧洗手、多洗几次,多用手消毒剂消毒几次,监测结果合格;
物表采样:用消毒剂对物表消毒后再采样,结果同样也合格。

茶韵幽香 发表于 2012-7-28 20:10

我们常规的物体表面采样其实是随机采样的,而非消毒后采集,某些物表我们做的是MDRO的筛检,如果检出MDRO就不合格,某些物表若菌落数超出很多,那么我们也会出不合格。我也觉得这样做更有意义些。消毒后的采样评价的是消毒剂的效果,我们不作为常规采样。

tghk 发表于 2012-7-29 20:53

我认为还是随机采样更能真实的反映出平时工作最真实的一面。

szylh 发表于 2012-7-29 21:14

个人觉得随机采样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但是关键是没有监测标准。我们还是做消毒后的采样。

飞飞2012 发表于 2012-8-1 18:39

我们抽查是随机的,但是合格率实在不高,按规范计划监测的,不合格的很少
无奈{:1_2:}

大漠驼铃声 发表于 2012-8-1 18:56

我觉得随机采样更好些,尽管没有合格标准,但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合格标准,跟踪医疗环境,并及时分离出环境中的可能致病菌,和患者分离的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对比,更有利于环境评估,只是做起来有点难度,要人手,要配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环境监测到底哪种采样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