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透析病人的感染途径有那些?
成血透工作中,如何管理丙肝透析病人?如何保护逼上梁山透析病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大家说法不一,心中始终有疑惑,想请老师给予帮助,谢谢。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它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在好多医院好像丙肝透析是要分机专用,但有国外报道丙肝透析患者不用专门分机透析。 首先是共用透析设备。中东地区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没有为丙型肝炎专设透析机前,透析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的年感染率为6.8%;在对丙型肝炎进行隔离,专用病房和透析机后,年感染率下降到1.01%。第二,透析器反复使用。透析器复用可以降低首次使用综合征和过敏的发生率,并可减少透析费用。但据巴基斯坦报道,复用透析器的患者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60%,而使用一次性透析器的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率仅17%。
第三,透析设备消毒不严格。意大利的研究显示,在透析病房未采取任何措施之前,透析者中的丙型肝炎感染率为25%~39.4%;后来他们对丙型肝炎不分机,但对透析设备进行严格消毒,2年后丙型肝炎的年感染率降低至0.54%;又经过3年,他们对丙型肝炎采取既分机透析,又严格消毒透析设备后,丙型肝炎的年感染率下降到0.36%。比利时的透析病房透析器反复使用,但对丙型肝炎采用严格的分管分机和消毒措施后,54个月使丙型肝炎的感染降低为0。
第四,反复输血。透析患者常常会发生贫血,因此输血治疗的机会较多。我国有文献报道,每输一次血,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性增加1.8%。
第五,护士的行为。沙特阿拉伯的研究显示,护理丙型肝炎患者后护士的洗手液中丙肝病毒的检出率为23.75%。如果护士不注意洗手,再去为其他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就有可能造成丙型肝炎的传播。美国人为了研究感染问题拍摄过护士操作的整个过程,在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里发现了问题。在护士给患者穿刺的瞬间有雾状的血沫飞溅在手套上,护士带着这只污染的手套去操作机器就造成了机器表面的污染。到了下午做第二班治疗时护士戴着一副新手套去操作机器这时手套又受到了污染,之后护士再去给患者穿刺(有些护士有消毒后再摸穿刺点的习惯)就有很容易造成感染。
第六,透析患者多存在尿毒症、贫血等并发症,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更容易感染丙型肝炎。
综上所述,透析室里的严格规范管理和消毒隔离对丙型肝炎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透析室的医务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学习丙型肝炎等经血传播疾病的预防知识。对前来透析的患者应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疾病的普查,透析过程中也要定期复查;透析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对丙型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患者隔离治疗,包括治疗室、工作人员、机器设备、所有医疗用品均不可混用;避免透析器的复用,复用处理过程和透析器的存放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提高透析质量,增加促红素的使用,减少输血及血液制品。 茉莉花开 发表于 2012-7-9 2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是共用透析设备。中东地区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没有为丙型肝炎专设透析机前,透析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的年感 ...
版主老师的总结太全面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