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海良:院士的学术报告
昨天晚上在公交车站偷听了几个来自中国的学生的对话,他们在谈论听某院士的学术报告。他说,在出国前,他在原大学听过某院士的学术报告,然而,两三年后,他再次去听该院士的学术报告时,里面的内容几乎和以前的一摸一样。同时,在报告过程中,有学生就领域内当前的热点问题向该院士提出问题,该院士明显答不上来,只好打马虎眼转移话题。当然,对于没有听过该学术报告的同学而言,似乎院士们神了,什么都懂。然而,如果几年中多次听了某些院士的学术报告,就可能一次不如一次了。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只是某一个院士,或者某一些院士,可能有头衔的教授们也经常这样。我曾多次参加原单位的年终总结,里面邀请某院士做学术总结。每一次总结过程中,都要从他发迹开始讲,然后讲讲自己的丰功伟绩。大约要过一个小时,才能讲到人们关心的今年和明年发展情况,但是,很遗憾,里面也很少有新的内容。或许一个150页得ppt,两年内不同的地方也就有10页,而且基本上还是无足轻重,无非是把过去10年的东西和今年的东西打包。到最后,就是几句空话,谈谈是人都懂的科研体会。更有甚者,同样是这个PPT,他还可以拿到很多不同的场合进行演讲。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也就是这样的情况多了,我在国内对某些原认为是顶级大牛的人也心生排斥。当然,也对这些院士的“口才”感到羡慕。
饶毅曾经说过国内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家不愿意去听一线科研人员的研究学术报告,而争先恐后地前往某些院士的报告厅,听取一些过时的概念观念。更有甚者,某些大学在举办校庆的时候,都会办一个“百名”、“千名”院士学术论坛。而有时候更可笑的是,我们听得不是这个院士在谈论自己原在领域的学术问题,而是听一些他们的其它高论。材料科学家谈论哲学发展,冶金科学家谈论新能源进展,机械科学家谈论航天事业……
现在再谈谈,我们应该听听那些人的学术报告。
(1)名校名所高年级博士生。对于高年级博士生,基本上都已经深入阅读了所在研究方向的多篇学术论文,同时在他们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听他们的学术报告,一方面可以迅速了解一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同时也知道其它名校名所现在正在关注的热点问题。
(2)迅速成长的副教授。副教授是一个学者的关键时期,同时都会非常的刻苦,也会在此阶段发表很多有见解的学术成果,同时,他们也正处在创新意识最强的阶段。因此,听取他们的学术报告,可以了解该段时间内某些领域的研究情况,也可以发现一些原始创新问题。
(3)身处一线的教授研究员。很多时候,我觉得不下一线的教授、研究人员存在一定的“空想”行为。而通过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是完全无法用“想”去体验的,也只有真的体验了,才可能了解问题的本质。当然,某些绝顶聪明之人除外。因此,有机会聆听身处一线的教授、研究员的学术报告,有时候对自己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4)听一次“名”教授的学术报告。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对于那些非常有名的老学者老教授的学术报告,听一次即可。而且,也值得听一次。至于原因么,就回到本文的开头了。当然,如果你想和他建立不一般的联系,那就另当别论。
话必须说回来,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先生还一个劲的去创新,是不是也太过了?
本帖最后由 toto 于 2012-7-3 23:26 编辑
引文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院士们也是有个别讲的还算是前沿的东西。记得去年我院的“卓越工程”计划之一就是请不同的院士来讲课,空洞无物的占大多数,但是还是有极个别的很厉害!
深有同感,听某专家课,一年如此,两年如此,三年还如此,无语。 这篇转贴的确带有普遍性,事实就是如此。但也有“另类”的存在。这次在济南年会上,曾与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交谈,发现他们对感控学科的研究还是不断在创新中。特别是我们的胡教授,他的每场学术报告,都有创新点。这也是我们的感控年会吸引人的地方。 这是中国特色,比如等级医院评审,哪有不合格的?只是逐年增加,但同样三级医院差距很大!直苦了患者!比如高校的评估,那又不好的?只是中国那所大学可以拿出来,被世界认可?直苦了中国的孩子和家长!还有烟草院士之流,..........我们感到悲哀! 这是为什么? toto 发表于 2012-7-3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引文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院士们也是有个别讲的还算是前沿的东西。记得去年我院的“卓越工程”计划之一 ...
哈哈,多亏是版主引文。否则,就变成版主的个人言论的。国内就应该有这样的言论,真正揭露点真相。这才是我们大众所希望的。感谢版主,很受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