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鱼o_0 发表于 2012-6-21 14:37

无针连接循证实践——陈文森20120523

在本次年会的会前会,有个无针连接研究进展。
尽管做了一定的介绍,很多老师可能对无针连接不太熟悉。比如他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流速有什么(在ICU输液,急诊输液时,流速至关重要)?为什么机械阀可能导致CR-BSI发病风险的增加?而SS对比与MV,可以降低CR-BSI的风险呢?

我将PPT上传,欢迎一起交流。

特别致谢BD公司刘思远经理,许君君博士等人的技术支持!他们还提供了FLASH,让大家可以直观的认识,不同产品间输液速度的差异。





云中歌 发表于 2012-6-21 15:07

在听王任贤教授讲分隔膜接头在降低CR-BSI感染的循证研究时还有点概念抽象,看了蓝鱼老师的介绍,就很明朗了

快乐无限 发表于 2012-6-21 22:41

从来没有接触过无针连接,看看这个课件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水中月 发表于 2012-6-27 09:53

已经下载,谢谢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

0791690 发表于 2012-6-27 11:33

还没有见过 这样医疗成本又升高了 百姓的钱又得多花了!{:1_2:}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6-27 11:54

0791690 发表于 2012-6-27 1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没有见过 这样医疗成本又升高了 百姓的钱又得多花了!

您这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个成本并不是很高,而且如果降低了CR-BSI的发病风险,那么反而是大大的节省了医疗成本。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2-6-27 12:50

对分隔膜接头一直存在疑惑,想请教一下专家:细菌的生物膜是在电镜下才能看到,分隔膜接头就是在严密,肉眼看接头是封闭的,但在电镜下是否是封闭的?如果不是分闭的,细菌是否进入就更容易了?再则就是接头消毒问题,消毒棉签是跨越这个孔呢、还是不跨越?这涉及到消毒质量的问题,进一步的就是关系到导管相关性感染问题。希望能得到回复,在此谢谢专家。{:1_17:}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6-27 17:23

您的问题很有意思。在电镜下观察SS空隙,这个我没有试过,据我所知,也没有人试过(太大了吧,显微镜都不好摆)。举例来说,BD-Qsyte的设计,平滑性的口面,街头使用鲁尔街头等,提高了输液速度,也降低了CR-BSI的风险。同时配备的预冲洗管路,能够在连接前后做好准备和防护工作。
接头的消毒目前循证较少,对三通管有抗菌冒加盖,能降低官腔微生物生成。从而,降低了BSI的可能性(直接证据还很少)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2-6-28 13:19

蓝鱼o_0 发表于 2012-6-27 17: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的问题很有意思。在电镜下观察SS空隙,这个我没有试过,据我所知,也没有人试过(太大了吧,显微镜都不好 ...

很感谢您能回复。分隔膜接头我见过,不用电镜看,用手拌都能看见裂缝,细菌,特别是表葡对此种材质有很好的亲和力,肝素帽是密闭的,更换时如操作不当会将细菌带入,我就在考虑,此种不密闭的接头确实给护士的操作带来了方便,但从院感的角度考虑是否合适?会不会更有利于细菌的进入?教授您说呢?谢谢!

西安猫 发表于 2012-6-28 13:32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2-6-27 1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分隔膜接头一直存在疑惑,想请教一下专家:细菌的生物膜是在电镜下才能看到,分隔膜接头就是在严密,肉眼 ...

老师考虑得很仔。FDA很可能也有同样得问题,所以要求所有无针接头都做微生物促生长实验{:1_12:}。 消毒棉签只是消毒接头表面,并不跨越孔的,这个不只是操作本身有难度,而且可能会对膜造成破坏。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2-6-29 12:10

西安猫 发表于 2012-6-28 1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考虑得很仔。FDA很可能也有同样得问题,所以要求所有无针接头都做微生物促生长实验。 消毒棉 ...

同意您的看法。使我担心的是这样的不密闭装置是否更有利于细菌的进入,如果是这样,那就{:1_4:}。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针连接循证实践——陈文森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