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入殓师》有感
我院开展第二届医学人文周活动,组织观看了奥斯卡获奖影片《入殓师》,要求写出观后感,因为手上要写的东西挺多,所以这篇就没有很好的准备。简单写了就上交了,就算完成任务吧!给予死亡的尊严
——《入殓师》观后感
《入殓师》这个电影名字我并不陌生,因为我基本上把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电影都看了一遍了,但是当每次看到《入殓师》时,我都将他跳过,一是我不喜欢日本人的侵略性,而且还死不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尤其是在钓鱼岛问题和参拜晋国神社上,无数次的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二是不喜欢为了降低油耗把汽车设计到能用19个程序解决的绝不用23个,而在安全性上与美国和德国的汽车相比要逊色不少,三是日本的电影大多比较沉闷,缺乏故事情节。周五下午组织看电影时因为有市里检查,所以只看了很少一部分,当我在家中静下心来,认真的观赏时,却一点一点被影片中唯美的音乐、人物内心矛盾的冲突和对待死亡的态度所感动。我们在临床上不知见过多少生离死别,但何时见过这样对待死亡,让死者得到尊重,让家人心存感激。《入殓师》让我看到了一个连入殓这样在我们看来很低等的工作都能够做的规范、严谨,充满人性的关怀,也就了解了为什么弹丸一样的日本能够建立在世界工业史上领先的企业以及企业文化。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林大悟由一名大提琴手阴差阳错间成为了一名入殓师,在不断学习中,不断为死者入殓的过程中,大悟由最初的彷徨,恐惧,渐渐转变为了习惯,尊重甚至是热爱入殓这一职业。让我震撼的是《入殓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入殓仪式的场景,小林与师傅严肃而平静的目光,内心充满虔诚所做的每个动作,最大限度保护死者不暴露皮肤的操作,轻柔而又一丝不苟地为亡者抚摸面部和发僵扭曲的指关节,上妆的动作犹如给明星化妆一样的认真,让亡者以最美的容颜告别亲人,这样郑重而庄严的仪式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入殓师的温柔情怀和对死亡的敬畏和尊重。当我们看到鹤乃汤阿婆躺在花丛中的面容,感叹原来离去的人可以这样美丽、宁静祥和,当小林为阿婆系上她的黄丝巾时,感受的是人性的关怀和升华。我们真的很惊诧,日本能够将死亡文化做到极致,一切按照程序,每一个动作都精益求精,充分表现了对逝者和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部力求简洁唯美,细腻表现人文关怀的散文诗影片,表现了日本的多种社会文化,更充分表现出了日本文化对死者的尊重。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相比日本对待亡者的尊重,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医务工作者经常会面对死亡,但是如何从人性的角度关怀亡者与亲人,给予死亡于尊严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没看过这部电影,但看了老师写的这篇观后感,我打算有时间了看一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