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闯进医院刀刺医生致2死1重伤(图)
2012年06月13日 11:14 来源:广州日报昨日下午,一名患精神病男子进入曾经住院治疗的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持刀刺伤3名该院医务人员致重伤。截至发稿时,其中2名重伤者经全力抢救无效身亡。兴宁警方已将涉案人潘国雄抓获归案。
女副院长挺身救下属身亡
昨日下午3时10分左右,家住兴宁市福兴街道大塘村潘屋的精神病男子潘国雄(38岁)手提皮袋,骑着单车来到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医生办公室。因为曾经在该医院住院治疗过,在场医务工作人员都以为其前来抓药。
该院副院长李小莲询问潘国雄是否前来抓药,潘不予回答。这时,潘走到医生郑胜云背后,拿出一把长约30厘米的水果刀刺向郑胜云,郑背部被刺二刀。此时,李小莲与另一名医生李国庆和护工罗旭万迅速上前制止,同时大喊让10多名医务人员撤离。在制止和撤离过程中,李国庆被潘追到了没有出口的康复区。见此危急情况,已撤离的李小莲副院长与罗旭万再次返回,上前制止潘行凶,结果李小莲胸部和腹部被各刺一刀致重伤,李国庆胸部被刺两刀致重伤。整个事件过程仅数分钟,在场的另一名医生巫兴英立即拨打电话报警。
16时15分左右,兴宁警方在潘国雄家中将其抓获归案。
昨日下午5时,本报记者赶到医院时看到,处于医院3楼的案发现场医生办公室门口留下的血迹刚被冲洗干净。
重伤者李小莲、李国庆经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分别于昨日下午5时20分、6时30分抢救无效身亡。重伤者郑胜云经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目前仍然在兴宁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
据巫兴英及其同事反映,潘国雄于1999年5月至2011年3月,先后8次因精神病在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住院治疗,最近一次住院治疗为2011年3月至5月。
昨晚7时30分,当记者来到10多公里外的大塘村潘屋潘国雄家中时,他的父母还不知道潘国雄闯下了弥天大祸。其父潘伯告诉记者,潘国雄是他的小儿子,20岁时在深圳打工当保安抓偷车贼时负过伤,后来回到家中便得了病。18年来,为给潘国雄治病家里花了20多万元,弄得现在家里一贫如洗。潘伯说,潘国雄出院后一直在吃药。(叶仕欣) 不寒而栗,怎么会是这样 悲惨事件一再发生,谁来保护医务人员?值得高层领导深思。 可怕,可怕,自己也是精神科医生,以后病人来就诊时要多加小心了 为逝者默哀!为生者祈祷! 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如无刑事责任能力,还不负法律责任。可怕! 应该是社会体制问题造成的,所以大家要小心了,其实隐患和危险就在我们身边!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老百姓高兴不高兴,老百姓拥护不拥护!我们医务人员也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啊! 医务人员风险无处不在啊!女院长不愧是女中豪杰,令人尊敬! 为逝去的同道默哀,一路走好! 这个社会精神病人太多了,防不胜防!只能向天祈祷!{:1_10:}
精神病患者闯进医院刀刺3名医生已致2死
昨日事发梅州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事件酿2死1重伤凶手逃回10多公里外山村被抓获 本报兴宁讯 (记者叶仕欣摄影报道)昨日下午,一名患精神病男子进入曾经住院治疗的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持刀刺伤3名该院医务人员致重伤。截至发稿时,其中2名重伤者经全力抢救无效身亡。兴宁警方已将涉案人潘国雄抓获归案。女副院长挺身救下属身亡
昨日下午3时10分左右,家住兴宁市福兴街道大塘村潘屋的精神病男子潘国雄(38岁)手提皮袋,骑着单车来到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医生办公室。因为曾经在该医院住院治疗过,在场医务工作人员都以为其前来抓药。
该院副院长李小莲询问潘国雄是否前来抓药,潘不予回答。这时,潘走到医生郑胜云背后,拿出一把长约30厘米的水果刀刺向郑胜云,郑背部被刺二刀。此时,李小莲与另一名医生李国庆和护工罗旭万迅速上前制止,同时大喊让10多名医务人员撤离。在制止和撤离过程中,李国庆被潘追到了没有出口的康复区。见此危急情况,已撤离的李小莲副院长与罗旭万再次返回,上前制止潘行凶,结果李小莲胸部和腹部被各刺一刀致重伤,李国庆胸部被刺两刀致重伤。整个事件过程仅数分钟,在场的另一名医生巫兴英立即拨打电话报警。
16时15分左右,兴宁警方在潘国雄家中将其抓获归案。
昨日下午5时,本报记者赶到医院时看到,处于医院3楼的案发现场医生办公室门口留下的血迹刚被冲洗干净。
重伤者李小莲、李国庆经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分别于昨日下午5时20分、6时30分抢救无效身亡。重伤者郑胜云经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目前仍然在兴宁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
据巫兴英及其同事反映,潘国雄于1999年5月至2011年3月,先后8次因精神病在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住院治疗,最近一次住院治疗为2011年3月至5月。
昨晚7时30分,当记者来到10多公里外的大塘村潘屋潘国雄家中时,他的父母还不知道潘国雄闯下了弥天大祸。其父潘伯告诉记者,潘国雄是他的小儿子,20岁时在深圳打工当保安抓偷车贼时负过伤,后来回到家中便得了病。18年来,为给潘国雄治病家里花了20多万元,弄得现在家里一贫如洗。潘伯说,潘国雄出院后一直在吃药。
这是转发的新浪微博。我所在的医院也是一所精神病院,我也是一名精神科工作者。得知此情,我有种“情何以堪”的感觉。 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认为是在清醒的时候所为,其实如果真是发病所为,很多精神患者其实逃离意识不是很强的。国家应该对这类情况立法。{:1_5:} 不幸的事件再次在医院发生,谁之过………………{:1_4:}{:1_4:}{:1_4:}!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些什么经验与教训呢?精神病科的医务人员应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呢?
为逝去的同道默哀,一路走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