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陕北佳县白云山
久居喧闹的城市,常有烦躁郁闷的时候,找一清静之地让心灵小憩是释放重负的极好办法。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游览道教圣地白云山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白云山和众多宗教名山一样,山因庙而名,庙因山而灵,是个修行养性的好地方。400多年前,终南山道人李玉风云游至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边上,但见眼前双岭如龙,头扎大河,尾插青天,白云缭绕,紫气东来,便改双龙岭为白云山,结庐而居,设化教民,开创了白云道观的历史。400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只要登上白云山,我们就不能不为玉风道人的眼力所叹服。
白云山一年四季好景无限,其中秋景最是迷人。特别是薄雾弥漫的早晨,天地仿佛被轻纱笼罩,秦晋峡谷依稀可见轮廓,黄河波涛声声清晰入耳,白云神山隐隐约约亦真亦幻透着别样儿的灵秀,无需想象,诗句“山门无锁白云封”的意境就这样真切地呈现眼前。山上古观的晨钟响了,赶早朝山的香客也陆续到了,手里提着酥油、面食等各色贡品和香裱,穿过庄严肃立的山门走进滴翠园,绕过洗心泉,虔诚地攀爬在天梯般高耸入云的神路上,隐身于漫山的云雾中。
太阳出来了,雾岚由川道及山腰直至山顶次第渐起,婷婷袅袅飘摇而上,云蒸霞蔚形成白云山又一景观。云雾散尽,始识古观真面目。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整个庙观占地20公顷,濒临黄河,因山借势,54座庙宇99处古建鳞次栉比,疏密有度,明清营造法式和地方风格的和谐相融,成就了白云观在北方庙宇建筑史上的地位。作为中国七大道教圣地之一,白云观的历史光芒闪烁。明万历四十六年,神宗皇帝朱翊钧给白云观亲颁圣旨一道,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使白云观成为受皇家恩赐的上品宫观。同时因为供奉尊神的多而全和关于神灵签准等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白云观在陕晋蒙宁甘等省区民间的影响几百年经久不衰,被称为“西部神山”。特别是每年农历四月八、九月九等传统庙会期间,山上山下车流如潮,人头攒动,高峰期每天有近万辆车十多万人蜂拥而至,赶庙会,看社戏,会亲友,朝山揽胜,交流物资,庙会规模之大,辐射之广,聚众之多,在全国屈指可数。
庙会的红火,太多的人都有体会,而避开会期的人潮和中午的骄阳,倘佯于白云观这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则是喜爱文化艺术者的最好享受。白云山文化博大精深,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久负盛名。古观现存壁画1300余幅,大多为明清之作,全部出自民间画匠之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是白云山极具价值的民间艺术品种之一。白云山雕塑遍布古观各处,有的古朴厚重,有的简单明快,有的雄浑粗犷,有的精细流畅,各有所含,各具情态,一件件活灵活现,令人叫绝。白云山存有牌匾碑刻200余块,或以功德记事,或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留,还有不少是报恩信士所赠,大多为书法精品。这些年来,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舒同、启功等又相继赐作,珍宝进山令古观更增光辉。白云山道教音乐广集名山道乐之长,充分吸收唢呐、民歌等曲调和技法,既有古曲音乐的幽远典雅,又具宫廷音乐的庄重大气,更兼有江南音乐的清新婉约,是中国道教音乐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每一次欣赏道乐表演,看藏经阁前众道人身着大红滚边法衣立老道长两侧,听悠扬的道教经韵、呜呜咽咽的笙管音乐、清脆或沉厚的打击乐,陶醉间才算真正懂了“此曲只应天上有”是种何等美好的感觉。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白云观正殿西侧竖有一块引人注目的大理石纪念碑,说的就是1947年在白云山与四方群众登山看戏、共度重阳的往事。毛转战陕北时在佳县生活战斗过100天,那一次是主席第二次上山,当时恰逢九月九庙会,佳县群众剧团正在真武祖师大殿正对着的乐楼里演一出叫《反徐州》的晋剧。主席来了后,道长和陪同而来的县委书记再三邀请他去前排,但都被拒绝。主席说他个子高,站在前边会挡了老乡的视线,坚持站在正殿西侧观众的最边上看了戏。《道德经》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毛胸怀天下,心系苍生,领导***拯救民众于水火,他就是真正的圣人。 一代伟人,**领袖,连看戏这样的小事都想着老百姓,正应了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石碑无言,但相信它记载的光辉典范会让不少人深思言行,深受教育。 白云观遇史上最重灾情 1650万维修费用无着落
http://xian.qq.com/a/20120808/000026.htm 航拍陕北榆林市佳县受灾情况
http://www.jx269.com/article/2012/0802/article_8936.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