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龙马 发表于 2012-5-17 10:26

请问各位老师:我这篇文章能否在《中华医院感染杂志》里发表呢?

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

黄平县人民医院梁兴平陈嗣兰向明俊杨成付燕琼    556100

    [摘要] 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5年9月-2010年9月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13806例住院病例,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出院诊断、住院天数、手术名称、抗生素的使用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等统一表格填写,最后总结分析。结果 1380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约为4%,感染部位与构成比例,呼吸道感染249例占46%,泌尿系统感染171例占31%,切口感染156例占29%。结论 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以改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和护理行为,达到更好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讨论 病房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最多占46%,据文献报道,我国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占首位,其次是泌尿道。严重的基础疾病、年龄因素、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是其危险因素。其次,有报道表明,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提高。因此,预防医院感染,应针对病因和特点给予护理干预,预防性制定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均需要基础护理服务。通过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护理操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监测制度、实施全面质控,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及扩散。
[关键词]病房、医院感染、控制护理干预
   住院病房常见的医院感染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等会影响疾病的转归,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并给病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结果反馈给科主任和手术医生,以便他们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和预防性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院外科2005年8月~2010年8月,住院患者13806例,其中确认医院感染553例。男35例、女26例,年龄2-87岁,平均年龄68.6岁,住院3-89天,平均住院16天。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        方法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13806例病例,按统一表格填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出院诊断、住院天数、手术名称、抗生素的应用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最后总结分析。
2       结果 1380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约为4%。感染部位及构成比例,呼吸道359例占46%,泌尿道171例占31%,切口感染156例占29%。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培训教育,避免交叉感染。
3.1.1开展对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定期培训、考核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和操作流程。我院在在强调无菌技术规范操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并采取互相监督的方法,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强化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掌握标准预防的知识和各种消毒液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杜绝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的不正确和不规范行为(包括滥用抗生素问题),减少医院感染的隐患。重点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质,改善认知和护理行为,达到更好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做好出院患者的终末消毒和住院患者的随时消毒及新入院患者的预防性消毒,特殊感染患者要合理安置,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卫生宣教工作,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预防交叉感染。保证无菌操作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做好重点科室的消毒和监测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3.1.2 重视医院感染的护理技术操作
3.1.3预防性护理隔离、消毒 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不仅保护患者自身,同时可保护医护工作者,是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病区内病房尽量分开使用,做到病种隔离、床旁隔离、单间隔离。办公室、治疗室、病房每天两次用紫外线空气消毒1h,每天;地面1∶200的“84”消毒液拖地两次,拖布各区域专用有标识,使用后消毒、清洗、悬挂晾干待用;床头柜每天用消毒毛巾擦洗一次。
 4 洗手 医院感染传播的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经常性的洗手,防止外来菌定植和传播则成为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洗手原则是一次检查或处置洗手一次。为保持手部卫生采取以下措施:(1)不准留长指甲、不准带戒指、手链等,以避免藏污纳垢,保证洗手质量。(2)洗手装置采用流水、脚踏式水龙头开关;洗手肥皂采用绳悬吊式以保持干燥,防止细菌繁殖。(3)治疗车上安放一盒盛有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盒,便于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前后就近擦拭消毒手的正反面及指缝,以切断手污染这一传播媒介。
5 降低病原体感染
 正确处理病床上的排泄物、分泌物 病床上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及时整理床铺、更换床单、保持病床清洁、平整、舒适,减少感染机会。
6 导管类的处理
(1)输液管:做到每天更换,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2)氧气装置导管:湿化瓶每天更换瓶内的无菌蒸馏水,更换鼻导管;湿化瓶每周用1∶500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两次,晾干后备用。(3)吸痰管:区别使用口腔、气管导管,防止口腔内细菌进入气道,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严格掌握吸痰时间,防止吸引中损伤气道黏膜。(4)尿管:嘱患者多饮水,保持每日摄水量为1500~2000ml,每小时尿量50ml;在接触尿管前后必须洗手;操作中严格消毒,保持引流通畅;尿袋放置低于床面,集尿袋和排尿管不能与便器接触;对留置尿管患者定时会阴护理及膀胱冲洗。
7 污物处理 凡患者用过的物品,均可成为传染源,应给予适当处理。具体措施:(1)患者床上用物更换后,立即置于指定的污染袋中到指定的污染室中消毒。(2)脸盆、痰盂、便器、口杯每天更换、浸泡消毒后消洗、晾干备用。(3)处置病人排泄物、体液、渗出液等污物时,应戴好帽子、口罩,防止漏溅污染。上述污物均进行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排放。(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严格规范操作,及时毁形、消毒、统一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8 重视消毒灭菌监测
  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室配置兼职监测员每月必须做无菌物品和消毒液监测,每1~3个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的监测,监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严峻问题,护理工作者应认真、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的预防原则,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8.1.1 加强重点科室和人群的监测工作及无菌物品的管理
   门诊急诊室、换药室、口腔科、五官科、消毒供应室、病房治疗室、手术室、儿科、内科、外科、检验科、医疗废物回收等室内布局合理,符合流程,要有专人管理。严把换药关,先换无感染者,再换感染者,做到换药包一人一用一灭菌。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流程,室内行紫外线消毒、消佳净消毒液拖地分别2次/天,污染后随时消毒,用物严格消毒灭菌,杜绝不合理及过期包,保证灭菌质量。消毒液及时更换,无菌容器每天消毒,采用小包装,对于医疗废物必须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以免发生感染。这些高发科室必须定期地重点地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消毒液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还应加强对不合理处方的监管。
   重点人群主要有:儿童、老年、呼吸病区患者、高危科室医务人员(包括医疗废物回收人员),故要重点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防止职业暴露发生。
      开展重点科室、人群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以使医院感染管理有计划、有检查、有评价、有反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8.1.2病室空气保持新鲜,适当通风,保持室内温度\温度适宜,每天用消佳净拖地\擦洗床头柜,每日对床单元进行卫生处理,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保持床单位清洁,大小便器保持清洁,专人专用,用后消毒清洗,严格遵守病房隔离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进行卫生宣教,传染病人按隔离处理。
8.1.3做好基础护理,减少医院感染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均需要基础护理服务。通过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护理操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监测制度、实施全面质控,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及扩散。
8.1.4皮肤感染的预防:凡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认真做好擦浴工作,患者皱折处、女病人外阴、男病人龟头处、腹肌沟用温水擦浄。保持患者皮肤清洁,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做好褥疮护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皱折。工作中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协助患者翻身,及时按摩受压皮肤,严格交接班。
8.1.5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为预防感染,导尿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好采取气囊导尿,每天2次正确进行膀胱冲洗,保持尿道口清洁,防止逆行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经常改变体位,做深呼吸以锻炼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密切观察患者尿液量和形状,如发现沉淀物进行尿液培养,了解感染情况对症下药。
8.1.6切口感染的预防 术前术区的皮肤准备,清洁消毒后用无菌巾包裹,不能刮破皮肤,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正确洗手,根据病情选择有效抗生素,观察用药疗效。
8.1.7呼吸道感染预防 预防感冒,防止着凉,做好口腔护理,指导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刀口疼痛时让病人按压伤口再用力咳嗽,咳嗽无力或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给予吸痰器吸痰,协助翻身拍背,每1-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时配合叩背、排痰、雾化吸入、湿化气管稀释痰液,可用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雾化剂,促进肺扩张,防止肺部感染。
8.1.8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根据病人的病情、血液、尿液、痰培养的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避免大量使用广普抗生素。
参考文献
候桂芝.下呼吸道感染及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1992,8(11):1-2
刘萍,黄凌慧.1800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4):215
谢永春,闫树英.骨科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性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下):18-19
王枢群,张邦燮.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274-284
                               作者:梁兴平
                               邮箱:hpxrmyylxp@163.com
                               单位:黄平县人民医院控感办
邮编:556100

啊紫 发表于 2012-5-17 10:55

8.1.5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为预防感染,导尿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好采取气囊导尿,每天2次正确进行膀胱冲洗???
常规膀胱冲洗有必要吗?破坏尿管密闭系统,又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啊紫 发表于 2012-5-17 11:04

3)治疗车上安放一盒盛有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盒,便于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前后就近擦拭消毒手的正反面及指缝??为什么不用快速手消毒剂?

dfy 发表于 2012-5-17 11:10

楼主,你的参考文献有点少而且太老啦,建议多找找最近几年的文献。

小潭 发表于 2012-5-17 11:19

我个人认为:文章的新意不多,尤其是护理干预部分,建议参考近期的感染管理方面的要求和相关的sop

良龙马 发表于 2012-5-18 08:57

非常感觉阿紫老师、dfy老师、小潭老师的点评!我立即修改文章的不足之处。

小敏鱼飞 发表于 2012-5-18 09:18

参考文献太“老”了,一般要近5年的文献,当然近2年的更好。另外,为了增加录用率,您的文献最好有1-2个是所投刊物的,如您现在要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最好找一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的相关内容文献。

良龙马 发表于 2012-5-18 16:46

好的,版主小敏飞鱼老师,良龙马非常的感谢您!但又不知从哪里寻找《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太揪心了......您能否再给我提供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线索?

猛虎蔷薇 发表于 2012-7-22 19:58

良龙马 发表于 2012-5-18 16: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的,版主小敏飞鱼老师,良龙马非常的感谢您!但又不知从哪里寻找《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太揪心了......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网上只有很久以前的电子版下载。可以百度下。
但是最好还是去图书馆看看有没有订阅。

老乡 发表于 2012-7-22 20:11

这样的文章上不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往省部级杂志多投几家看看,希望还很大的。{:1_1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问各位老师:我这篇文章能否在《中华医院感染杂志》里发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