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科主任交锋
今天查到一份院感漏报病例,具体如下:患儿以“麻疹”收入,入院4天后口腔出现白色凝固物并且医嘱使用制霉菌素片局部涂抹,效果好,出院诊断书写“麻疹;鹅口疮”。发现后与科主任沟通,主任真的是“不客气”,一口咬定是麻疹粘膜斑,也使用制霉菌素涂抹等等。虽然沟通不畅,但这是院感人必须要经历的,否则工作怎么开展。有些许无奈啊·请问各位老师,该患儿的院感诊断成立吗? 拿麻疹的诊疗这一章节与科主任共同学习啊。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泪、流涕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有畏光症状时避免强光刺激;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是医院感染,就得和主任好好沟通,让其明白。作为我们就得有耐性。 1、诊断不明确?2、混合感染?3、院外带入?4、鹅口疮是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有效。
存在鉴别诊断,发病临床表现是主要依据等 首先明确是麻疹粘膜斑还是鹅口疮? 自己先看看麻疹的临床症状,咨询一下上级医师,然后再和科主任表达你的观点。 不太好鉴别,存在争议!作为我们护理转身的,关于诊断争议方面的问题,一般只是提醒,然后跟主管业务院长沟通一下,不与医师正面交锋。楼主的精神可嘉!向你学习 zhangfh(星火) 发表于 2012-5-3 08: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诊断不明确?2、混合感染?3、院外带入?4、鹅口疮是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有效。
存在鉴别诊断,发病临 ...
赞同张老师意见,另外和临床人员沟通前,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自己要有十足的证据证明临床人诊疗工作中存在漏洞;
二是注意表达方法,不能让人感觉你是盛气凌人或者得理不饶人;
三是明白自己如此做的目的很重要,如此方可放矢、灵活调整自己的思路;
四是切忌自己心中没底的时候出口,那样你的威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一而再、再而三下去,对后持工作推进肯定是不利的{:1_17:} 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2-5-3 0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同张老师意见,另外和临床人员沟通前,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自己要有十足的证据证明临床人诊疗工作中 ...
学习了细雨老师的工作方法及对工作的指点。 雪花老师碰到的问题也是我们常碰到类似的问题,感谢张老师和论坛元老的指点。 hanjinzhi1 发表于 2012-5-3 0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太好鉴别,存在争议!作为我们护理转身的,关于诊断争议方面的问题,一般只是提醒,然后跟主管业务院长沟 ...
是啊,护理出身的感控人员在医院感染诊断上很没有发言权,只能提提要求,请求临床人员支持配合,如果临床人员否认诊断,我们也只好妥协,加之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还未普及,更缺乏说服力。 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2-5-3 0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同张老师意见,另外和临床人员沟通前,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自己要有十足的证据证明临床人诊疗工作中 ...
细雨老师,您那认真负责、干练谨慎的态度令我折服!不知道您最早什么专业转岗的? 既然医生自己在出院诊断中考虑为鹅口疮,那就说明是念珠菌感染,且针对性使用制霉菌素有效。其实麻疹粘膜斑是不需要制霉菌素涂抹治疗的,如果此症状是在入院48小时后出现的就应该考虑是医院感染。这个主任因为漏报估计也漏检,所以恼羞成怒罢了,只要我们把握诊断原则,就不必向他妥协,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必要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本帖最后由 JGF 于 2012-5-3 13:24 编辑
麻疹 黏膜斑,又称科氏斑,约90%的患者发病后2-3天出现,部位为第一臼齿对面两侧颊粘膜上,,维持2-3天迅速消失.就看病人是在麻疹的前驱期住院的,还是出疹期住院,如在出疹期,住院第四天出现的,就不是麻疹黏膜斑,麻疹黏膜班为麻疹早期的特征性体征,常做为麻疹早期的诊断依据 hanjinzhi1 发表于 2012-5-3 08: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太好鉴别,存在争议!作为我们护理转身的,关于诊断争议方面的问题,一般只是提醒,然后跟主管业务院长沟 ...
同意老师的做法!关于临床知识方面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找专业人士的错的确需要良好沟通技巧。 为什么是交锋,而不是会诊?本来就不应该是一对矛盾的双方,由于种种原因搞成了对立面。改变一下工作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相信你今后就很少遇到或不会遇到这样的困难了! 您们主任真会编呀?麻疹粘膜斑怎么可能与口腔白斑一样呢?又怎么可能给予抗真菌处理呢?真是大笑话。我真怀疑这位主任的医疗技术水平。谢谢! 为什么叫交锋呢?不能沟通吗?应将麻诊的整个发病过程学学再与主任交流 mache 发表于 2012-5-3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是交锋,而不是会诊?本来就不应该是一对矛盾的双方,由于种种原因搞成了对立面。改变一下工作方式和 ...
您说的的很对,此语一出就发现我在工作中的心态需要调整,更多应是合作、服务的理念,才会做好院感工作对吧。今天已经咨询相关的专家,支持院感诊断,谢谢各位老师,论坛就是我们院感人家使我们不在孤单,论坛就是我们的课堂,学习知识的平台。
再次感谢大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