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听涛 发表于 2008-7-4 21:18

关于“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的课件

今天参加了检验学会的一个学术沙龙,挺羡慕他们这样沙龙的学术气氛。
沙龙邀请了检验的专家介绍了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的操作规范,内容跟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影响很大。
上传课件共享。


jiaweilong6 发表于 2008-7-4 21:39

谢谢分享!:handshake :handshake

楚楚 发表于 2008-7-4 22:08

回复 #1 临海听涛 的帖子

小儿取痰法第一次听说:loveliness: ,不知道临床实践效果怎么样?俺给儿科医生建议一下。:)

巴斯德之徒 发表于 2008-7-4 22:21

回复 #1 临海听涛 的帖子

在痰培养中,还是不要强化优势菌概念.
对于自然咳痰采集的痰标本而言,不一定优势生长的就是导致感染的病原菌,而量少的就一定不是病原菌,二者之间没有联系.
再有就是标本直接涂片和次日菌落观测以及菌落涂片到决定选择哪种细菌做鉴定和药敏必须环环相扣的结合起来-----这是决定痰培养结果与临床符合率的关键所在.

但如果是保护套下纤支镜灌洗液做的培养又令当别论.

临海听涛 发表于 2008-7-4 22:51

原帖由 巴斯德之徒 于 2008-7-4 22:21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在痰培养中,还是不要强化优势菌概念.
对于自然咳痰采集的痰标本而言,不一定优势生长的就是导致感染的病原菌,而量少的就一定不是病原菌,二者之间没有联系.
再有就是标本直接涂片和次日菌落观测以及菌落涂片到决定选择哪种细菌做鉴定和药敏必须环环相扣的结合起来-----这是决定痰培养结果与临床符合率的关键所在.
感谢指点。
在该课件中确实多处提到优势菌的概念,如:
24.当在同一培养基上分离出多种病原菌(复合菌)时,应主动与临床医师联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痰涂片染色镜检及近期细菌培养结果(如近期同一病人多次分离培养出同一种菌)等综合判断所分离的多种细菌中哪一种菌可能为优势病原菌。
25.当分离优势菌与涂片染色镜检结果相符时,优势菌必需进行药敏试验。若分离培养结果与涂片染色镜检结果不相符时,或少量生长优势可疑病原菌时,也需做药敏试验,但在报告中提示,此结果请结合临床和涂片所见进行分析。
32.但对偶然分离的“优势可疑病原菌”,还需做药敏试验,并及时与临床联系,最终检验报告应包括标本肉眼观察结果,涂片革兰染色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计数及细菌学镜检的描述性报告,细菌鉴定的规范细菌名称和药敏试验结果。但应提示所报告的结果请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想请教:出现同一培养基分离出多种病原菌时,不强调优势菌的话,应该如何出报告?如何解决下一步的药敏等?进一步的是临床应该如何诊断感染的病原?如何使用抗生素?难道多种病原菌一起报告?病原诊断就下多个病原?抗生素使用多种围攻?能否给予具体指导?

[ 本帖最后由 临海听涛 于 2008-7-4 22:53 编辑 ]

临海听涛 发表于 2008-7-4 22:55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8-7-4 22:08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小儿取痰法第一次听说:loveliness: ,不知道临床实践效果怎么样?俺给儿科医生建议一下。:)
某省级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副主任介绍的,据说是检验专业推荐的规范。我院也没有用过哟。:L :L :L

巴斯德之徒 发表于 2008-7-5 10:36

回复 #5 临海听涛 的帖子

看看这些地方吧,也许能回答你的问题: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1144&extra=page%3D1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223&extra=page%3D5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223&extra=page%3D5&page=2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314&extra=page%3D8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307&extra=page%3D8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300&extra=page%3D8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225&extra=page%3D8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002&extra=page%3D9

和风细雨 发表于 2008-7-5 11:10

已收藏,谢谢分享!

临海听涛 发表于 2008-7-5 15:01

原帖由 巴斯德之徒 于 2008-7-5 10:36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看看这些地方吧,也许能回答你的问题: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1144&extra=page%3D1
http://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2223&extra=page%3D5
http://www.icchina. ...
感谢指点,很认真的学习了。很有收获!

莲雾 发表于 2008-7-5 17:40

“标本呈水样或唾液样,拒收。”不太认同,太绝对了,雾化吸入诱导痰标本也呈水样,通常我们会询问临床。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7-5 19:43

回复 #10 莲雾 的帖子

同意!改为“标本呈水样或唾液样(除雾化吸入诱导痰标本外),拒收”可能更确切!:handshake

野渡无人 发表于 2008-7-5 20:17

回复 #5 临海听涛 的帖子

对于目前临床优势菌的判断方法,鄙人也是不太完全赞同的!会常常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优势菌的概念从临床微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肯定是很大的临床意义!对于优势菌的判断,个人以为“以原始标本涂片革兰染色每一视野可见到>20个/油镜或该菌占所见到细菌的50%,可推测是标本中的优势细菌或观察菌落生长最多的平皿,并从最末一个划线区倒向计数最末十个菌落,观察这十个菌落的特征并做涂片染色观察,与标本的原始涂片结果比较,即可准确诊断标本中的优势菌(前提为标本采集储存运送接种符合规范)。:handshake

控制感染 发表于 2008-7-6 14:28

回复 #1 临海听涛 的帖子

:handshake 谢谢分享!:look

临海听涛 发表于 2008-7-6 20:10

原帖由 野渡无人 于 2008-7-5 20:17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于目前临床优势菌的判断方法,鄙人也是不太完全赞同的!会常常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优势菌的概念从临床微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肯定是很大的临床意义!对于优势菌的判断,个人以为“以原始标本涂片革兰染色每一视野 ...
学习了,谢谢!

临海听涛 发表于 2008-7-6 20:10

原帖由 野渡无人 于 2008-7-5 19:43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改为“标本呈水样或唾液样(除雾化吸入诱导痰标本外),拒收”可能更确切!:handshake

同意,会通报该专家。呵呵:P

harmoni 发表于 2008-7-29 17:09

太需要了,谢谢分享!

shinny 发表于 2011-2-28 22:00

有的雾化痰是水样的,涂片也是上皮细胞<10/lp,而且是ICU的病人,培养结果很多都是纯培养,会困惑,但还是提示未见胞内吞噬,与感染的相关性可能小。请结合临床分析应用

神通广大 发表于 2011-3-1 08:51

回复 1# 临海听涛

正需要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呢,谢谢老师

guoguo1234 发表于 2011-3-3 20:16

谢谢分享!:handshake :handshake

彩霞88 发表于 2012-7-26 14:15

下载了,正需要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呢,谢谢老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