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生物膜及相关感染性疾病 李育霖1,2刘尊荣1,2黄美丽2 彰化基督教医院 1内科部感染科 2感染控制室 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管路及人工植入物被使用于医疗及改善人类的生活,当获得这些医疗辅助的益处时,一个不能避免且麻烦的问题便是感染。一但这些医材被细菌所感染,在这些无机物质的表面细菌会形成生物膜,而伴随而来的是困难的治疗以及高并发症或严重的后遗症。甚者必须将管路或人工植入物移除,使原本的医疗前功尽弃。而另外一些临床困难治疗的感染症,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骨髓炎、慢性摄护腺炎、甚至肺结核…等,近年来也发现生物膜的形成也在致病机转及治疗难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物膜是近十年来对细菌感染研究的一个新的观念,我们的敌人不是一只一只的细菌,而是一整群细菌社群,在群体中每个细菌的个体会有基因的交换传递,会有整体基因的调控,甚是会有分工合作的情形来对抗外在加予的生存压力。虽然每一个细胞的个体都是单细胞生物,然而以社群方式的感染却有着类似多细胞生物的协同合作。本文从生物膜生成的机转到临床相关疾病,到最后治疗的应用作一说明。希望未来针对这样的感染机转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研究,以其克服临床上生物膜所带来的困难。(感控杂志 2011:21:44-51) 前 言 生物膜 (biofilm) 广泛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是微生物存在在环境里的自 然状态。一开始是在环境或工业科学中被广泛的研究,如输送管线或管路的沾黏及阻塞所传送效率降低或环境 清洁的困难等。19 世纪以来,Robert Koch 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并将其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串连起来。后来发展出要确定感染成立所需符合的柯霍氏假说(Koch’s postulates),其中必须从被感染个个体培养出致病菌而建立出微生物培养系统,而这套系统一直沿用至今且成为感染症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为了要增加培养出来致病菌的机会,所以我们在培养基中提供最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资源是有限的,微生物也必须面对各种不同压力的挑战,如营养来源、温度、湿度甚至放射线…等。因此在资 源充裕且生长压力小的环境下所培养出来的细菌和在资源紧缩且生长压力大的环境下生长的相同细菌是否仍有一致的型态?体外培养的结果是否能代表或预测为生物在人体内的状态?1970 年代科学家 Chen 及 Costerton 使用穿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现细菌从刚培养出来时和在增值几百倍后的菌落完全不同,而造成这样差异的正是生物膜的形成。之后数十年来随着分子医学知识的蓬勃发展,我们对生物膜有更多不同层次的了解,也发现其在许多人类的感染性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 [1,2]。除了外观的不同外,同一种微生物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下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模式,尤其是对外在环境压力的调节与适应。这样子的转变不只发生在环境中,临床的感染是病源与人体的互动,而病原菌在人体中必须面临到多方面的生长压力,如免疫力的攻击,抗生素的使用或甚至养分来源的缺乏,促使着微生物必须改变及调整生长的形态或甚至分工合作来取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