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科室改革需要底层设计
前言,近期总有人在谈高层设计,高层设计固然重要,但基层尤其科室自己的设计同样更不可忽视,《健康报》此文值得大伙学习{:1_17:}科室改革的滞后,是我国医改“两头热、中间冷”现象的具体表现。城市公立医院人满为患、医务人员疲于应付,是科室改革滞后的客观原因,但科室成员是否有改革意识与“底层设计”能力、科室主任等人士是否能凝聚底层智慧,是科室能否真正改革的关键。“顶层设计”要落地生根,就势必需要“底层设计”来接纳呼应。
科室改革的“底层设计”,关键在一线医务人员能够行使“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能够“变通”。当然,“变通”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曲解上级政策,为小团体及个人谋取私利,它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落实政策,使政策效益最大化。“变通”虽然可能要变动常规,但这种变动符合“顶层设计”的基本精神,更为客观实际所需要。可见,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指引方向,更需要“底层设计”来充实和完善,需要上下互动、协力攻关。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科室改革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科室改革的非营利性原则,杜绝科室承包经营与核算管理。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补偿严重不足,科室承包经营与核算管理成为一些医院常用的管理模式。http://www.
第二,为科室改革和“底层设计”创造良好的“小环境”。科室改革创新风险大、成本高、麻烦多。只有医院领导决策层为科室“底层设计”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来自基层一线的创造创新思路与做法才有可能不断涌现。
第三,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科室改革。只有科室医务人员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相互理解信任、共谋良策,才能有效应对人类的共同敌人-疾病,不断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与方法。
第四,注重发现、总结、宣传、奖励科室改革创新典型。改革创新往往先从基层得以突破。日常的科室工作中,常常出现不少好“点子”和难得的“妙招”。对此,科主任不仅要善于组织、鼓励,更要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医院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与媒体等也要重视发现、总结、宣传和奖励科室改革创新典型,使来自基层一线的“源头活水”能够让更多的人共享。
来源:健康报 2011-11-14
http://www.999brain.com/NewsMessage/NewsMessageDetails-10-20-49-10030.html
思路顺序倒置呵?没有顶层改革,何来底层进展?? 科室人员应做科室的主人翁,要识大体,顾大局。 说实话,相比之下,我还是认为顶层设计更重要一些。
第一,坚持科室改革的非营利性原则,杜绝科室承包经营与核算管理。
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需要上层制定相应的政策吧。
第二,为科室改革和“底层设计”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这良好的环境由谁来提供呢,也是上层机构吧。
第三,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科室改革。
调动积极性有谁来完成呢,还是上层机构吧
第四,注重发现、总结、宣传、奖励科室改革创新典型。
这一点与上面三点相同,若要实现还是需要上层机构提供良好的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