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孔、胃液标本细菌培养是否有意义?
本帖最后由 青鸟 于 2012-3-7 17:35 编辑在极低体重儿有肤色暗等感染症时,抽取双份血样送检困难的情况下,可否送检新生儿的耳孔、胃液标本细菌培养呢?请指教,谢谢{:5_619:} 不太懂,应该是不需要吧 xouxou871221 发表于 2012-3-7 17: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太懂,应该是不需要吧
哦,我也不太懂,听别人的{:5_602:} 以前的新生儿专著上的确有外耳道拭子培养、胃液培养。大约3年多以前我们新生儿科还没有与儿科独立,我担任儿科主任时,对于刚刚从产房转到NICU的新生儿,如有羊水污染则是抽取胃胃内胎粪(污染胃液)培养,继而进行洗胃(洗出污染胎粪以防吸入呼吸道)。记得曾有一培养大肠埃希氏菌ESBL+,大约在1周多那个孩子发生了大肠埃希氏菌肺炎。感觉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耳道拭子培养没有做过。后来分科我不再负责新生儿诊治,没有在关注这种培养到底意义有多大?现在新生儿科也不做了。
最新的《实用新生儿学》在败血症一节只提到胃液涂片和外耳道拭子涂片,并且强调生后12小时内才有意义。没有再提培养。
本帖最后由 青鸟 于 2012-3-8 09:45 编辑
gjs661 发表于 2012-3-7 19:47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前的新生儿专著上的确有外耳道拭子培养、胃液培养。大约3年多以前我们新生儿科还没有与儿科独立,我担任儿 ...
多谢老师的宝贵资料!学习了,谢谢{:5_619:}
我在查阅新生儿科的病例过程中,发现其母亲有感染相关因素的孩子大多也会有所异常,也有母亲很好,孩子入新生儿的。新生儿败血症有3-5天诊断的【此过程中已经在使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了,因为感染症并不明显,大多是预防用药的】,对于此种患儿当表现出感染症时已是有点迟的感觉,再加上细菌培养需要时间,经验用药的过程就会更长了,如果胎膜早破久(至于多长时间本人尚不能很好的解释{:5_607:})、糖尿病妈妈、细菌性阴道病的母亲等感染相关因素的患儿可否入新生儿科就做相关细菌培养呢,个人之见,就算抛砖引玉吧,倾听大家的高见{:5_619:}{:5_619:} 对新生儿胃液培养有了更多的了解,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