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自然科学一等奖缘何第八次空缺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名单于2月14日正式公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出现自2000年以来第8次空缺,科技界人士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评价标准很高。不仅要在科学上作出重大发现,而且要求在学术上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得到国内外公认。同时,还要获得2/3以上评审委员的投票。”科技部奖励办一位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最近几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申报项目,有的仅差1票或2票,最终没评上,“但评审结果严格按照预定规则进行,无人能够更改”。
他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更重视生活中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国家投入往往偏重应用性较强的项目,这是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使然,而人类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有时无暇顾及。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严纯华解释,中国真正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是从改革开放起步的,到现在不过30年。一项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关键在于科学家能静心工作,并有恒心、有耐心把问题做深做透。目前,能评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成果一般都需要十几年,一等奖成果无疑需要更长期的积累。”他对中国科学作出更好成果充满信心。
“我们这代人读研究生期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一般要等文章发表3个月后才能读到国际一流科学文献,科研工作很难与国际同步。而要开创一个新领域,首先选题就要有独到之处,了解什么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别人是否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严纯华认为,“现在不同,信息十分发达,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在国内可以同步接收,科研人员已完全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情况,但获得突破还有待时日。”
有人认为,创新性重大成果的出现存在制度性障碍,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导致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急功近利。
也有人提出,已获得了国际大奖的研究项目是否达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水准?如青蒿素,这一项目既有重大发现,也有国际影响力,未能获得国家大奖,是评审机制问题还是评审人员的眼力有限?这类声音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国家科技奖评选机制不够完善。
严纯华表示:“最近几年没有一等奖项目出现,政府着急,公众着急。但科研人员不能着急,必须冷静,扎实深入开展工作,稳步向前。”
做学问是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老老实实不但探索,勤于研究和思考,才有望做出一流的成绩。
我们的感控工作也是如此,现在我们感控行业,也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某些同志希望在一个短时间写出一篇好文章,也希望从网上、杂志上摘抄一些论文,凑合成一篇文章发表,这往往是为了满足一种虚荣心的想法,其实真正写出一篇好的科研论文,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是不算多的。做学问,只有当自己做到炉火纯青的时候,才有望得出好的成果,做学问一定要坚决地反对浮躁,有想方设法减少垃圾论文的存在。制造垃圾论文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中国现有的科研评选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情味和平衡味太浓,也可能是因为摆不平或者没有啥后台,导致有些优秀的科研成果评不上一等奖。现在往往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国外认可国内不认可,包括以前袁隆平当选院士的过程,国外都承认袁隆平为院士,但我们中科院就是不认可,说明了什么!难到我们中国的科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了?说实在国内的好多所谓科研都是东抄西凑而成,没有啥实用价值!一己之言,可能有些偏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