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市民参与医院评级”是个好起点?
本帖最后由 细雨润竹 于 2012-2-15 09:16 编辑2012年2月9日:“市民参与医院评级”是个好起点,读后感触良多,特转来供同仁们一读。
今年,北京将重新评定医院等级。其中,对医院的审定将考虑社会评估因素,还将选聘市民参与评审。市民在医院评级中获有发言权,专家委员会将纳入“群众代表”,由市卫生局审定和选聘。(1月31日《新京报》)
医院等级,标准固然重要,但“谁来评”同样重要。在以前的医院评级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医院热衷于规模扩张,竞相建新大楼、买新设备、上新技术、新项目,甚至搞突击造假运动?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参与评级的主体太单一,社会评估及民意评价往往缺位。如果只由某个部门来评级,主要是卫生官员说了算,垄断发言权。在政绩与数字挂钩风气很严重的当下,一旦官员只对数字与硬件感兴趣,医院们当然只能在这方面疲于奔命,甚至不惜“过度”努力。
要扭转这种风气与方向,引进社会评估是一种好思路。作为中立性很强的民间专家,他们能够脱离这种利益关系的束缚,能够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与评估医院的实际情况。作为普通市民,他们可能对医院服务有更贴切的体会,更能从消费者的角度促进医疗质量及安全不断升级改造。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社会力量也拥有能够影响到医院是否可以升级的一票,在这种良性的压力推动下,医院们很有可能会更重视社会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在软件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改变以往那种只拼数字拼硬件拼经济,却漠视公共利益的建设风气。
卫生部之前曾明确,医院评审工作,将强调由各专业技术评价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目标转换;由强调医院人财物等硬件条件达标,转向对医院人财物配置合理性、使用效率等过程性项目的评价;再到而今北京这一种让市民参与医院评级,引进社会评估因素,这些都是一种好思路、好现象,值得肯定。
要想实现医院向公益方向转变,提供令公众满意的医疗服务,就必须加大社会评估与介入的比重,让民众主体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北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愿有越来越多的接棒者。(吴帅)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271868&cat=0I
这倒是一个好的举措,大众参与、大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才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也许这是医患关系能够真正改善的开端。 喜忧参半——————- 现在的评审,专家说了也不算,多数都是“以评促建”变成“上等再建”。医院评审有病人满意度调查,但常有做的感觉,有群从代表参与自然好,但有些期望值不是医院能达到的啊 此举措有待于时间的验证,希望是个好起点。 市民参与医院评级,可以尝试,也是一个新的思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