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CU目标监测
各位老师、朋友:我现在正负责医院icu目标监测的项目。二月份开始,一月份做了前期准备,有关材料的收集、各各科监测人员的培训,本以为应该很顺利,但情况不尽人意。科室医生、护士工作忙,有时忘了填表,医生送检结果不说,护士也不看等等。有的科填的表是很整齐,但不能反映实际,数据不准。科室人员提出每天填这么多表,能不能简化,每天忙的要命,还要评分、填表。我非常理解他们,可我又得按要求做,和纠结,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开展目标检测呢? 刚开始,遇到这些情况很正常,别着急,都是慢慢理顺的,记得在哪看过这样一句话“养成一个习惯至少要28天”何况涉及那么多的人,养成习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督促。另外还需要我们深入进去,每个环节都要亲自看,去发现问题,去陪同他们养成习惯,不要贪多,一点一点来,刚开始不要太在乎数据,因为很难准确,当你自己相信所得数据能反映实际时,这时的数据就值得珍惜了。 谢谢你!我会耐心地、慢慢地和他们一起培养习惯,多下到科室。 才开始是这样,我们医院已开展综合ICU目标性监测一年了,一些缺陷还是依然存在,但是医护人员院感意识确实增强了,院感专职人员要加强督促力度,从科主任、护士长沟通开始,也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目标性检测就是要专职人员进入病房自己观察分析,不能增加临床的负担,ICU的工作负荷本身就很大,有工作应该自己做。 如果能做到目标性监测的信息化,这些问题就很顺利的解决了。一些本来纸质的数据,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得,感控专职人员满意,ICU医务人员也肯定乐意的。院感软件很重要,院感信息化是发展趋势。 我们也是,而且每次换了新的填表人就要重新再培训、反馈,往往要好多次才能填的比较到位,但直到现在有些地方填的时候还是有问题,只有反复和临床交流、沟通才能有一定效果。真盼望医院能早日实行院感信息化。 信息化是全院性的建设,仅靠单独的院感软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至于目标性监测,个人认为必须亲自下到科室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才能简化程序让科室填写不是那么复杂的表格。其实监测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监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只是为了所谓的痕迹管理而留下表格的话,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目标性检测科室医务人员与专职人员共同完成 6#说得好,院感软件很重要,很多信息网上就能获得,当然现场采集也很重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