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三甲评审,围术期用药统计疑惑,为何1小时内?
2011版三甲评审标准,要计算1小时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所占比例。大家都默认0.5-2小时,认为专家措词不严谨,我不这样认为,比如头孢唑林体外实验MIC大于2μg/ml认为敏感,但静脉注射半小时为血药浓度可达106μg/ml(我们说的峰值),然而药物有效时间并非只有峰值,而是早已起效。切开术野皮肤到缝合皮肤,整个手术过程都有手术部位污染的机会,我们要保持这段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就行,这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所以我认为1小时内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所选抗菌药物能快速到达有效血药浓度,术前0-30分钟内使用未尝不可。但为何要统计1小时内围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而不是2小时,或其他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考虑大多数或其他统计目的吧?
你的理解呢? 是的,目前多数人认为术前0.5至2小时使用比较合适,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得整个手术过程中体内月较高的药物浓度(必须维持的有效药物以上),当然最好是术前半小时。可能认为2小时有点长吧,有的抗菌药在滴注2小时后浓度已明显下降(如半衰期较短的药物)。 有道理!一般是切皮前半小时{:1_1:} 我也正疑惑——为什么明确要统计一小内的围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而不是2小时?期待老师们能够解惑{:1_17:} 嗯,言之有理,受教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统计。但我们做的手术部位目标监测发现,术前30分钟使用抗菌素和术前1小时使用抗菌素其切口感染率均为0,但术前1-2小时感染率则不同。也许样本量有关系。 美国卫生部要求所有医疗机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一剂应在术前05-1小时使用,研究表明,离切皮时间越短效果越好,甚至有人正在研究滴注以后,立即手术是不是更好。我国卫生部毕竟是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过去这么多年了,有多少曾经以为正确的做法现在被研究证明不正确,所以何不借助这个检查条款,将曾经1-2小时使用的这部分进步到0.5-1小时使用呢?又何必守着老皇历不愿意改变呢? 同意楚楚老师的看法。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实际操作中大多均在进手术室内的术前0.5-1小时,因此统计1小内的围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也很具体客观,个人认为没必要再认定理论上的2小时内。 从大家的理解来说,统计1小时更合理,那我们使用抗菌药物不用太强调术前半小时了。 我也有看过美国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围术期术前给药时机他们规定的是切皮至术前1小时内。所以针对手术室护士给药时机在切皮至术前半小时内我们都不予处罚,只是给她们提出整改,原因为我国卫生部规定要在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内给药,害怕检查时把我们切皮时至术前半小时给药的算入不合理中。 xyygk 发表于 2012-3-15 2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有看过美国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围术期术前给药时机他们规定的是切皮至术前1小时内。所以针对手术 ...
我们就被计入不合理给药时机了,抽病历时,查看麻醉记录单,医师画的是切皮前25分钟,被专家点名评批了,现在我们就要求一定是切皮前30分钟--60分钟内给药。 切皮前30分钟--60分钟内给药,较好,学习了 楚楚 发表于 2012-2-11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美国卫生部要求所有医疗机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一剂应在术前05-1小时使用,研究表明,离切皮时间越短 ...
非常赞同楚箮的观点!在安全的基础上,我也认为使用时间不能太长,输注速度可适当加快,总之,只要能在切皮前输注完毕即可。 通过老师们的讨论,使我对术前0、0.5、1、2小时时间段用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讨论能加深对规范的认识和检查标准的理解,对下一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忙。
通过老师们的讨论,我支持0.5-1小时用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