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 发表于 2012-2-4 14:32

怎样推进血培养的送检率?

接胡教授的这个帖子http://bbs.sific.com.cn/thread-69979-1-1.html的启发,我们怎样推进送检率?
检查时别的台账可以一夜之间编出来,病历可不是这么容易造的,特别是检验单!
监测是我们擅长的,首先是如何去监测,上海市做得不错,已经有好几年的经验了,有上海的战友多介绍介绍?{:1_17:}
培训用什么样的方式效果好?我们请过专家讲课,我们在治疗室贴标准的血培养采集方式,可是临床无动于衷!
如何提高送检率和提高正确的送检技术水平,这才是干预的真正目的。
各位,一起来谈谈。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2-4 14:35

胡教授的这个建议是目前最可能有效的办法了:

[原创] 强烈呼吁各地质控中心,尽快将血培养送检纳入“医院感染管理的质控指标”!
http://bbs.sific.com.cn/thread-69979-1-1.html

紫色的云儿 发表于 2012-2-4 14:40

快将血培养送检纳入“医院感染管理的质控指标,同时将送检指证与医教科、护理部一起组织临床医生护士培训。

xcjtzslyy 发表于 2012-2-4 15:01

尽快将血培养指南贯彻下去,让临床医师去按指南执行。

mxfdxx001 发表于 2012-2-4 16:04

胡教授的方法很好可以把血培养的送检率订到院感考核的指标内。

感染戈壁 发表于 2012-2-4 17:13

和钱挂钩就可以执行好,

碧水蓝天1990 发表于 2012-2-4 18:00

必须和一把手的考核有关才能有效,让领导重视!效果就会好。

缭绕 发表于 2012-2-4 18:24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2-4 14: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胡教授的这个建议是目前最可能有效的办法了:

[原创] 强烈呼吁各地质控中心,尽快将血培养送检纳入“医院 ...

你真聪明,又把球踢回来。即使作为指标,上面下了命令,我们也要有个推进的过程,就像是I类切口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一样,作为微生物专家,您觉得从微生物科,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可以与院感携手的?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2-2-4 22:44

缭绕 发表于 2012-2-4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真聪明,又把球踢回来。即使作为指标,上面下了命令,我们也要有个推进的过程,就像是I类切口的抗菌药物 ...

从微生物角度来说,可以告诉大家血培养进行双侧双套检测的“好处”,有效排除污染菌、提高检测阳性率、有利于检出一些罕见菌等,而且国外以及台湾在多年前就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希望“以理服人”吧,让临床医生“心服口服”,可能更有利于他们开单送检。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2-2-5 20:07

缭绕 发表于 2012-2-4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真聪明,又把球踢回来。即使作为指标,上面下了命令,我们也要有个推进的过程,就像是I类切口的抗菌药物 ...

您这个话题非常好,我们不能光拿着尚方宝剑来压人,最主要的是怎样让临床心服口服的主动依从,我认为科主任从治疗的角度怎样认识这个问题是关键,所以这个事还是“万事开头难”。
我在2010年至2011年对NICU的目标性监测中,无意中推进了这项工作,09年NICU治疗用药微生物送检率18%,10年提到61%,血培养标本占了其中的80%左右,这也可能与新生儿的特殊性有关。
刚开始监测时,她们只有经验用药不见效,患儿病情重,没办法时才送血培养。她们的理由是新生儿做血培养加之各项检查采血,易使新生儿出现贫血,另外培养结果和临床表现及提供的药敏并不能给予她们指导。因为知道说服他们难度大,所以之前做了一些准备,把微生物的老师请了去,和她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培训,指出了她们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现在NICU血培养是全院最规范的,也是血标本最多的。
但这只是一个科室,对于加强全院血标本的送检率,说实话,确实还没有什么好招,可不可以从痰标本最多的科室做工作,比如呼吸内科,如果血标本的阳性率高一些,相信会让他们从被动到主动的。

米奇朋克 发表于 2012-2-5 21:43

RE: 怎样推进血培养的送检率?

现在不是开始绩效工资了吗?把标本送检率列入考核指标,第一年先不要把标准定的太高,让大部分临床科室经过一番努力基本能达到而不被扣绩效工资,实在达不到的让院感科、医务处、护理部、微生物实验室一起坐下来给临床科室把脉,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阻力在何方?之后几年循序渐进的提高标本送检率。

星火 发表于 2012-2-6 09:30

每次参加会诊时,建议血培养,提出正确的采样送检方法,一对一的培训呵。

lisa天使 发表于 2012-2-9 09:27

我觉得在我们基层医院,血培养还应该是微生物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让临床了解为什么做双侧血培养,另外,医务科护理部也要有动作,积极配合,不要认为这是别人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这样才能真正把血培养列入院感质控内容。否则,人家认为这只是院感的工作,是院感需要自己抓的。也就是说不只在院感的考核里有这个内容,在其他的考核里也要有这个内容。才会真正认识到严重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推进血培养的送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