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 发表于 2011-12-1 08:51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涂片这一块,看来巴版主、丁哥他们做的比较好,也给临床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真是羡慕,我们也知道涂片的 ...
嗯?我知道卫生部北京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还有我们医院涂片做得早,微生物室改革也进行得比较深入。丁哥他们也在搞吗?多次和他一起开会,怎么没有听他说起呢? ahwh大海 发表于 2011-11-30 19: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进制 老师,不是增加人手和原始涂片收费问题,也不是性价比能解决的问题。涂片的技术,知识含量太高了,不 ...
既然不是增加人手和原始涂片收费问题,也不是性价比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唯把“混饭食”请出细菌室一途〔言论稍激,敬请原谅〕{:1_17:} 我在新生儿现场观察室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吸痰时用两根一次性吸引管,一根是接负压和吸引瓶的、一根是接吸引瓶和吸痰管的,吸完之后接负压的管子不换(4次/日),我可以理解。但是吸痰用的那根也不换(只换前面的软的一次性吸痰管),保存后下一次继续用,我就认为既然这根管子已经污染了,为啥不扔掉还继续用,直到每日4次吸完才扔掉,所以我感觉问题就在这儿,责令她们不容许这样子干,必须做到一次一管一更换,我再观察整改之后的痰培养看是否有变化 巴斯德之徒 发表于 2011-12-1 16: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我知道卫生部北京医院、江西省人员医院还有我们医院涂片做得早,微生物室改革也进行得比较深入。丁哥 ...
我在新生儿现场观察室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吸痰时用两根一次性吸引管,一根是接负压和吸引瓶的、一根是接吸引瓶和吸痰管的,吸完之后接负压的管子不换(4次/日),我可以理解。但是吸痰用的那根也不换(只换前面的软的一次性吸痰管),保存后下一次继续用,我就认为既然这根管子已经污染了,为啥不扔掉还继续用,直到每日4次吸完才扔掉,所以我感觉问题就在这儿,责令她们不容许这样子干,必须做到一次一管一更换,我再观察整改之后的痰培养看是否有变化
请教巴斯德版主,我院新生儿多次血培养均为表葡或溶葡,有时还是多重耐药,不知到底有哪些环节会出问题,其他科室没有这个问题。 抽血前对皮肤的消毒不严引起的,采用三步消毒法,严格掌握消毒时间可有效避免采血污染。 卓玛 发表于 2011-12-2 14: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在新生儿现场观察室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吸痰时用两根一次性吸引管,一根是接负压和吸引瓶的、一根是接吸 ...
…“责令她们不容许这样子干,必须做到一次一管一更换,我再观察整改之后的痰培养看是否有变化”
卓玛老师:整改后有变化吗?{:1_17:} 二进制 发表于 2011-12-23 0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责令她们不容许这样子干,必须做到一次一管一更换,我再观察整改之后的痰培养看是否有变化”
卓玛老 ...
整改之后新生儿痰培养为大肠杆菌的的确少了,起码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培养出来了 “整改之后新生儿痰培养为大肠杆菌的的确少了,起码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培养出来了”前段描述清楚明白,谢谢!
但,后段“起码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培养出来了”怎么也不理解,愿听卓玛老师详述。再次感谢!{:1_17:}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11-12-25 05:50 编辑
ahwh大海 发表于 2011-11-30 19:30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进制 老师,不是增加人手和原始涂片收费问题,也不是性价比能解决的问题。涂片的技术,知识含量太高了,不 ...
若微生物实验室人手不足。原始标本涂片、阅片过程中,常不经意受到来自诸多方面干扰,那能静心细作呢?人手不足,不正是原始标本涂片收费问题造成的,直接点即性价比问题。{:1_17:} 看培养结果相同的患儿是一入院培养还是几天后培养的,这样可以分清是社区感染还是医院感染. 进来学习的,谢谢老师们的精彩讲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