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chun 发表于 2011-10-27 12:04

小型物体表面和非规则消毒后物品监测结果无标准值

    小型物体表面(新生儿温箱手柄、仪器按钮等)细菌监测无标准值,如果按照环境类别来界定标准,单位是cfu/cm2,但是小型物体这种非规则表面的表面积无法确定,在监测结果中如何体现合格的?
    另外消毒后的物品如氧气湿化瓶、各种连接管在监测时,涂擦面积无法准确,导致结果不能换算成要求的标准值单位:cfu/或100cm2。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院感监测时遇到的困惑,请教各位专家。谢谢!

巴斯德之徒 发表于 2011-10-27 12:07

无法计算表面积的小物件的标准是采用“消毒物品”的标准,即小于20cfu/件。

yingchun 发表于 2011-10-27 13:52

老师,请问这个标准的来源.
我查阅了消毒技术规范和<江苏省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规范>描述是:
在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20cfu/g或100cm2,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或100cm2.
消毒后内镜<20cfu/件.
I、II类环境物表<=5cfu/cm2,III、IV类环境物表<=10cfu/cm2

随风飘尘 发表于 2011-10-27 14:39

yingchun 发表于 2011-10-27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请问这个标准的来源.
我查阅了消毒技术规范和描述是:
在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

这个标准是根据最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制定的,很适合,没错。

一枝柳 发表于 2011-10-27 15:13

总觉得应该动态的去看监测结果,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并不一定说明你平常工作中全部符合要求,采样的目的并不是要一个合格或标准的结果,应该在采样中发现问题,杜绝隐患。到临床科室去采样完全按标准要求去做,有时有一定难度,个人看法,不知有无同感。

luyunzhaoabc 发表于 2011-10-27 16:19

监测只是手段,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临床医务人员时刻按照规范去正规操作。

yingchun 发表于 2012-2-2 17:04

谢谢老师们!
我2012年对物体表面的监测着重于目标性监测,即找目标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型物体表面和非规则消毒后物品监测结果无标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