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1-9-8 09:17

新生儿聚集性事件处理,请您指正

前段时间,我们母婴同室发生了新生儿医院感染聚集性事件,想对该事件的处理进行总结,汲取经验。处理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改进。在次先谢谢各位!   一、8月21日接到新生儿科医师电话(确切的说,是我们科同事转达的电话,因为我在外地):报告母婴同室同时发现3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二、我立即电话给儿科医师:第一,确定是不是发生了3例新生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第二、考虑这3例是感染引起,还是由于助产时(吸痰等清理呼吸道时)手法不当,引起的粘膜损伤,因为以前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儿科医师都是以疱疹性咽峡炎收治。三、儿科医师回答;他认为是感染,如果是操作不当,同时有3例也太巧合。四、立即对患儿进行调查,并对产科物表、手等进行采样,覆盖到床头桌、呼叫器、监护仪等设备。   五、调查情况如下:第一例2011.8.19.8:05出生,35床(母亲:1床)主管医师石某,接生者冯某,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7x109/L(母亲:10.7x109/L) 红细胞4.18x1012/L(母亲:3.15x109/L) 中性粒细胞0.737(母亲:0.698) 淋巴细胞0.206血小板184x109/L。羊水II°污染,无早破水,母亲无明显感染症状及体征,其家属中有一人“感冒”。目前情况: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处可见2-4mm大小不等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已经形成小溃疡。感染日期:2011.8.21第二例:2011.8.18.14:30出生,42床(母亲:9床)主管医师曹某,接生者赵某,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9x109/L(母亲:6.2x109/L) 红细胞5.67x109/L(母亲:1.7x109/L) 中性粒细胞0.336(母亲:0.696) 淋巴细胞0.606血小板413x109/L。羊水I°污染,无早破水,母亲无明显感染症状及体征。目前情况: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处可见2-4mm大小不等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已经形成小溃疡。感染日期:2011.8.21第三例:2011.8.20. 12:05出生,38床(母亲:10床)主管医师秦某,接生者李某,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3.4x109/L(母亲:5.3x109/L) 红细胞5.67x109/L(母亲:3.03x109/L) 中性粒细胞0.641(母亲:0.737)淋巴细胞0.216血小板367 x109/L。羊水清,无早破水,母亲无明显感染症状及体征。目前情况:咽部充血,可见数个2mm大小不等溃疡,未破溃,周围有红晕。感染日期:2011.8.21六、 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医护人员方面:不排除产时吸痰时由于压力等原因引起的粘膜损伤(尽管儿科医师否定)②环境方面:病室陪人多,人员密度大,床间距不符合要求。.③消毒方面:医护人员手卫生不到位,物表清洁不到位④陪人方面:1床家属中有一人上感,第一病室6床患者上感⑤其他方面:家属护理新生儿,手卫生不到位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和管理:(1)要求妇产科对所有病室空气、物表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包括床旁桌、床头栏杆、呼叫器等部位,同时加强对医疗用品的清洁消毒,包括监护仪等(2)加强病区通风,每天定时通风,必要时消毒。(3)减少陪护,给家属多做宣教,尽量减少陪人数,让1床有“上感”病史的家属离开病区。6床产妇因病区明显好转,且病区病房紧张,暂时不做处理。2、规范护理操作:因患儿出现疱疹性咽峡炎与口腔溃疡不排除咽部充血与出生时吸痰压力不合适或清理呼吸道时手法不轻柔等有关。故嘱妇产科应加强新生儿出生时清理呼吸道手法、技巧的培训,手法应轻柔,避免粘膜损伤。3、隔离感染患儿:嘱新生儿室应将感染患儿进行隔离,分组护理,加强接触隔离管理,新生儿所用物品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非一次性用品应严格一人一用一消毒。4、加强手卫生工作:母婴同室和新生儿室均要加强手卫生工作,在对新生儿查体、治疗、护理操作后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5、积极治疗感染患儿,必要时全科会诊或全院会诊6、追踪母婴同室及新生儿病室新生儿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新发病例,积极治疗,必要时调整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蔓延。七、第二天将以上调查情况及处理情况汇报给主管院长(第一天因为我、儿科主任、业务院长、产科主任同时参加一个会议,均不在医院,且业务院长和儿科主任和我们暂时不在一起,且几个患者病情较轻,所以未汇报),同时将以上情况通报给医务科、护理部。八、第二天我、主管院长、儿科主任临时开了个小会,决定请儿科专家会诊,以进一步确诊该患儿是否是疱疹性咽峡炎,另外请专家密切观察这几例患儿病情变化。九、追踪母婴同室及新生儿病室新发病例情况,经追踪一周,母婴同室无无新发病例,且3例患儿均出院。十、尽管已经嘱咐新生儿室要将3例患儿隔离,但执行力差(我在外地未回,没有人现场督导),有一例20多天患儿仍住在隔离室,于23日该患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2天后痊愈出院。(这例患儿主管医师,也就是前面报告我们情况的医师认为是疱疹性咽峡炎,但科主任会诊后认为无明显疱疹,是上呼吸道感染)尽管这次聚集性事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但整个处理我认为有以下不妥之处1、会诊不及时:因为是第二天会诊,专家看到的情况和主管医师当时查体略有出入,导致诊断可能有误差2、我向主管院长报告不及时:应该在初步处理之后及时报告,不应受其他因素干扰3、报告不通畅:这件事一直是我在外地回来后去给院长汇报处理及追踪结果时,院长才知道前几天发生的事情。按照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报告程序,主管院长要及时给院长汇报,结果主管院长未汇报,我也未汇报。4、配合有缺陷:对这几例患儿进行调查时,我建议让产科医生去询问家属,有无人员“感冒”等病史,这样不容易引起病人任何疑问,但是我科工作人员在科室提出时,主管医师称自己工作忙,让我科工作人员自己去,科室工作人员也未及时和我沟通,便自己询问调查,导致家属最后质疑:你们为什么要调查这些情况,出什么事了吗?有引起恐慌和纠纷的可能。5、产科宣教不到位:在我科追问病史中发现,确实有家属及产房患有“感冒”,且该家属密切接触患儿,但产科未发现也未采取任何措施。

星火 发表于 2011-9-8 09:39

处置认真细致,反思的多,很自谦。

红豆豆 发表于 2011-9-8 09:43

向老师学习,受益匪浅!{:5_567:}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1-9-8 09:48

zhangfh(星火) 发表于 2011-9-8 09: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处置认真细致,反思的多,很自谦。

我尊敬并亲爱的星火老师,我需要您们指出我还有那些缺陷,需要完善,这样下次我会处理的更好。因为处理这样的事件我经验很少,而且我们医院条件有限,所以我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谢谢!

WANGX 发表于 2011-9-8 09:59

这位版主工作非常负责、仔细。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发病,成人多是带菌者,最好能做病原学检查,如是同一肠道病毒,才能确认是聚集性发病。

lisa天使 发表于 2011-9-8 10:06

提出的预防措施很严谨,向您学习,我觉得我们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临床的感控意识。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1-9-8 10:12

WANGX 发表于 2011-9-8 0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版主工作非常负责、仔细。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发病,成人多是带菌者 ...

病毒分离我们是做不了的,所以,我觉得确定是不是医院感染暴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及时处理,不要让其蔓延。当时产科主任提出是否要做病原学分析,我的意见是:先处理,如果没有新发病例,就OK,如果蔓延或者情况有进一步恶化趋势,联系做病原学检查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9-8 10:31

昊love无限 发表于 2011-9-8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病毒分离我们是做不了的,所以,我觉得确定是不是医院感染暴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及时处理,不要让其 ...

我认为您处理的很好,通过您的描述可以想象病室的情况,因为我们的母婴同室可以说条件大同小异,陪护人员多,人员密度大。值得欣慰的是您院的临床医生能够主动报告,并且坚持认为三者有关系,这说明他们能有医院感染暴发的警惕性(儿科医师回答;他认为是感染,如果是操作不当,同时有3例也太巧合)。也说明您平时的工作已经有了基础。至于您说得报告不及时,我的理解是如果您发现的是三例血流感染病例,相信不论您身处何地,何种情况,您了解后会第一时间报告主管院长和院长的,至于以后的报告,我们只能是建议了,这一点我不会怀疑。虽然疑似聚集,但心理对控制此次聚集是有把握的吧{:1_9:}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1-9-8 10:38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9-8 1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为您处理的很好,通过您的描述可以想象病室的情况,因为我们的母婴同室可以说条件大同小异,陪护人员 ...

其实就是鉴于这样的原因,所以没有及时报告给领导。09年我们有疑似切口感染的聚集性事件时我是在下班时间报告的 主管院长和院长。

天山-雪莲 发表于 2011-9-8 10:40

发生这样的是作为院感人都非常担心,及时隔离,希望无新发病例。虽然没在现场。老师做的也非常细致。好在未发生新病例。以后在第一时间报告给分管领导,将来不论发生什么,责任都会小一些。

随风飘尘 发表于 2011-9-8 10:44

WANGX 发表于 2011-9-8 0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版主工作非常负责、仔细。一般来说,疱疹性咽峡炎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发病,成人多是带菌者 ...

我也同意老师的观点,有必要检查一下病原学,这个不矛盾,一方面采取措施,还有环境的病原学也可以监测一下,虽然是病毒方面的可能检不出阳性,但是至少有个证据,西安交大新生儿事件当时不就是缺少病原学检查,你没有确实的举证倒置数据,已经做到很好,而且很及时,硬要挑我就挑个骨头了,呵呵!

四季如歌 发表于 2011-9-8 11:16

版主工作很认真很细致,受教啦!

兰溪 发表于 2011-9-8 11:28

应该在制度或职责上明确出来,产科患者家属有感冒等症状时禁止探视和护理新生儿。严格要求产科今后执行,应该针对此次事件的问题加强督导,同时加强科室人员培训。加强上下级和科室之间的沟通渠道的畅通和效果。对科内人员也要提出具体要求,主任或科长不在的情况下谁来负责科内的事情,有一定的责任和权限。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1-9-8 14:34

luyanpsl 发表于 2011-9-8 1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在制度或职责上明确出来,产科患者家属有感冒等症状时禁止探视和护理新生儿。严格要求产科今后执行,应 ...

您说的这3条非常有道理,谢谢!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9-8 15:22

您过奖了,您的反应能力和处事条理清晰令我佩服。在目前的状况下,布局不合理、每床面积不够、陪护多、医务人员手卫生、陪护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工作量明显超负荷……在这种主动防控硬件和软件均欠缺的情况下,一旦有事件发生,我们感控专职人员只能充当“灭火队员”,没办法,我们想做到主动预防,硬件一时半会改不了,只能从医务人员意识入手,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做了一年零三个月的NICU目标性监测,最大的收获就是新生儿科全体医务人员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两年的出院病例做了回顾性调查,感染率由16.91%下降到9.62%,微生物送检率从18%上升到68%,这个数字令我欣慰,上周开的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新生儿科主任谈了对感控工作的体会(也算是现身说法吧),当她说“开始对我们科进行目标性监测时,不但是医生护士们不配合,我也有些反感,总觉得我们这么忙,还来给我们挑毛病,可是在种情况下,感控科XX依然每天参加我们晨会,用环境监测结果来说服我们、随机对我们的手进行采样……搞得我们有些被动,但我们真正受益了,现在,从她主动找我们变成我们有事主动找她了……”说实话,我在下面听着眼睛有些湿润,当我们无力改变大环境时,我们可以尽力改变能够改变的,这就是我的一点点体会。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1-9-8 15:47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9-8 15: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过奖了,您的反应能力和处事条理清晰令我佩服。在目前的状况下,布局不合理、每床面积不够、陪护多、医务 ...

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要想被人尊重,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被人尊重的资本,而资本是靠努力的来的。我很享受医院的工作一点点规范的过程,尽管还有那么多的不如意,还有那么多需要规范的地方,但是,我们一直在前进!

WANGX 发表于 2011-9-8 17:01

昊love无限 发表于 2011-9-8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病毒分离我们是做不了的,所以,我觉得确定是不是医院感染暴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及时处理,不要让其 ...

一般医院是不能做病毒分离的,即使能做的话,也是时间太长,对感空意义不是很大。但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快速检测病毒抗原或DNA 。这对下一步的防控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皮皮2006 发表于 2011-9-8 17:16

版主处理的很细致,遇到情况,考虑问题要面面俱到,不容易,向版主学习。

兰溪 发表于 2011-9-9 15:16

昊love无限 发表于 2011-9-8 14: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这3条非常有道理,谢谢!

您做的其实很好了,能做到这些很不容易了。我只是按照您写的说了我的感受,感觉您很棒!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1-9-9 15:57

WANGX 发表于 2011-9-8 1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般医院是不能做病毒分离的,即使能做的话,也是时间太长,对感空意义不是很大。但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快 ...

希望我们医院能早点做这些工作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聚集性事件处理,请您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