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丁格尔 发表于 2011-8-25 23:24

从感染控制专业角度看!从标准预防理念看!从2010CPR指南看!您的观点是?

本帖最后由 majiarui 于 2011-8-25 23:27 编辑

最近,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病房实习医生丁欣和重庆酉阳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余书华街头救人的事迹广为流传。但是,2003年SARS以后,随着对经飞沫传染疾病的认识,院前急救不主张使用面膜,主要是为了双向防护(标准预防)
2010CPCR指南http://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824&highlight=2010%2B%D6%B8%C4%CF再次强调高质量的心脏按压,只有在2人复苏或团队复苏时候,则同步高质量给予人工辅助呼吸。但建议使用pocket mask。虽然近期两例医护人员院前成功抢救案例被大家广为传颂,但作为专业机构,面对专业人员教育,更多应该体现专业性。两位医护人员,精神可嘉,技能与知识更新匮乏。如罹患各种呼吸道、飞沫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还应加强大家的标准预防教育。
作为感染控制专业人士,您怎么看呢?欢迎拍砖

鬼才 发表于 2011-8-26 00:55

心肺复苏是急症抢救的重要手段。在紧急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心脏按压的手段是可取的,但不提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细菌的飞沫传播、气溶胶的传播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2003年“非典”的教训我们是不能忘却的。如何开发好的紧急状态下的人工呼吸辅助工具,应成为有识之士的一个努力方向。同时从职业防护的角度来说,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抢救方法应该屏弃,提倡用辅助工具替代。

星火 发表于 2011-8-26 05:14

三基三严考核的必考内容,遗憾的是没有感控专业到场监考?国内忽视感控的医学治疗措施很多,急需改变现状,急需让感控专业人员参与到每个医疗过程中,才能与国际接轨??

smuzhousha 发表于 2011-8-26 08:15

精神可嘉,但是疏忽自身防护不足取。在血污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未先行自身防护,万一感染血源性疾病后果严重。其次,口对口复苏不为最新抢救指南推荐。

紫云英 发表于 2011-8-26 08:31

估计在那种紧急的情况下,大脑里对防护的问题没有考虑到,或者是一闪而过吧,如果是从事院感的人估计不会这样,因为我们大脑里这根弦绷得紧,我想随着院感知识的普及,应该会做的越来越好吧。

蓝草 发表于 2011-8-26 08:42

真是精神可嘉,但疏忽自身防护!

花好月圆2014 发表于 2011-8-26 08:47

这的确是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在院外,没有呼吸球囊的情况下,如果见死不救,会违背道德;象上图呢又会很大的风险。

陌上花 发表于 2011-8-26 08:51

“此时,伤者的嘴巴和鼻腔随着呼吸不时还在向外冒血,看上去伤得非常重。女孩一点没有顾忌,快速用白大褂擦拭伤者血迹后,便展开了心脏按压复苏术。期间,她不时低下头对着伤者流血的嘴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首先向她们致敬!先不说职业防护,此时伤者的呼吸道未必是畅通的,是否先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无效果有待斟酌。

zhyygkb 发表于 2011-8-26 08:54

本人愚见,急救分秒必争,从救死扶伤人道主义角度,肯怕考虑不到自我防护,也不可能每次外出要带防护物品,随时准备抢救,不知是否正确?

三月的小雨 发表于 2011-8-26 09:14

      从感染控制角度看,欠妥,但从救死扶伤的角度来说是应该的。说明我们的医务人员有自我牺牲精神。

lzxzyyygkk 发表于 2011-8-26 09:40

精神可嘉,但疏忽了自身防护。

chenhui 发表于 2011-8-26 09:42

精神可嘉!紧急关头,在争分夺秒的时刻只想到救人而忽略了自我保护,往往在一刹那间闪过的紧急救护就是人工呼吸,不容多想赶紧行动,可以理解。如果有其他的顾虑也许就不会出现这可敬的场面。

1185881322 发表于 2011-8-26 09:45

在那种急救情况下来不及考虑防护吧,又不可能随身带着防护工具,真的是精神可嘉!

青青 发表于 2011-8-26 10:14

救死扶伤的天职迫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做,但标准预防、双向防护也很重要,真的很无奈

晚秋 发表于 2011-8-26 10:23

如此矛盾,要做到完美,真的很难。紧急场合往往给施救方带来很多危险因素。

江南雨 发表于 2011-8-26 10:32

这就像像大学生救80多岁的老人而牺牲一样,不值得但精神可嘉。

亦假亦真 发表于 2011-8-26 10:38

救死扶伤的天职迫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可爱的白衣天使啊!

冰凌子72 发表于 2011-8-26 10:42

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从感控角度肯定是要求标准预防的,但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院前临时赶上需要复苏的病人时,施救是要争分夺秒的,有时可能就会非常英勇的献身了,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防护意识,在紧急情况下暂不考虑无菌操作,用手边清洁的物品进行防护,毕竟患者生命是第一位的。施救者的健康也是第一位的。做到同时保护!

省人民 发表于 2011-8-26 10:47

曾在手术室遇到过剖宫产毛毛出来不哭,在婴儿插管盘没到位之前,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急救时分秒必争哪里顾忌得了那些,如果既能注重防护又能挽救生命当然更完美。

落花生 发表于 2011-8-26 11:02

急诊科护士应该有防护意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从感染控制专业角度看!从标准预防理念看!从2010CPR指南看!您的观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