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洋 发表于 2011-8-21 18:18

眼科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时,“消毒”这一步是怎样做的呢?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1-8-22 10:57 编辑

请问各位老师,你们的眼科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时,“消毒”这一步是怎样做的呢?是用煮沸槽吗?

康美 发表于 2011-8-21 20:43

灭菌前的消毒环节怎么做?
参考ISO 17664 2004《医疗器械灭菌制造商提供的可重复灭菌医疗器械处置信息》解读
1、“准备”阶段很重要。
    准备阶段又分为使用地点的准备和清洗前准备。 前者一般是由使用器械的医务人员在使用完器械后和送去处理前所需进行的工作。比如。器械使用后先用布或纸简单擦拭(有些器械不能用水冲洗的,手术台出腔后应由洗手护士立即湿布驱除肉眼能看到的污迹、干枯的污迹形成生物膜后续处理是困难的)、装入适宜的容器等。以使器械便于进一步的处理和防止器械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损坏;后者则是由处理者(医疗机构的消毒室供应部门或承包机构)在处理前的准备。如需要打开、拆开器械、刷拭等。
2、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在医院内CSSD(中心消毒供应室)使用,不能把它看成万能的、保险的。因为不同病种、病人使用的器械,同时用同样的工艺及程序,容易造成在清洗过程中传染上新的病菌。
3、如何保证将消毒剂冲洗干净?这是清洗时一定要用符合要求的流动水。
4、酒精、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
    杀菌消毒的效果与消毒剂及微生物接触的时间有关。而有效杀菌消毒的前提是:作为杀菌剂载体的水能够均匀地、完全地浸润到整个杀菌消毒的表面。但这不等于被消毒表面在“潜水”,相反是“湿淋淋”的。有一个潮湿的、均匀的消毒剂水膜就足够了。
5、另外,在整个消毒剂作用时间内“整个表面都要湿漉漉的”也是一种错误认识,虽然消毒剂中的水帮助把消毒剂运送到各处,进入微生物的体内,但是真正的化学反应是在干燥之后才开始;而此时消毒剂已经达到了发挥作用的地方。原则上,消毒面在干燥后可以重新消毒,尽管可能还没有达到消毒剂的作用时间。由于杀菌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且也很难准确地预言杀菌作用结束的时间,无法准确的预言何时达到了希望的微生物极限值,因此对于重要的杀菌消毒部位应有一定的时间范围:何时、在什么样的室内环境条件下需要重新二次消毒。否则,建议在达到了杀菌消毒作用时间之后安安静静地进行通风。

szylh 发表于 2011-8-21 20:59

我也学习了,谢谢银牌会员,向您学习,继续进步。

天涯丽人 发表于 2011-8-21 22:15

眼科手术器械因其精细,往往需要手工清洗,除了清洗过程的浸泡消毒,最后还是要灭菌的吧。建议还是参照2009年《供应室消毒灭菌规范》原则

浙江胡 发表于 2011-8-22 08:25

最好还是选择有消毒功能的干燥程序。
化学浸泡消毒又要涉及消毒后冲洗的问题。

暖洋 发表于 2011-8-22 23:06

谢谢各位老师的解答哦。应用化学消毒剂还是煮沸消毒,这两种,后者是否会好一些呢

金陵 发表于 2011-8-24 09:19

暖洋 发表于 2011-8-22 2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各位老师的解答哦。应用化学消毒剂还是煮沸消毒,这两种,后者是否会好一些呢

个人看法: 眼科器械精细, 娇小, 我们都是手工小心清洗, 75%酒精消毒. 因为煮沸消毒可能会损伤其锋利度,降低器械寿命.

暖洋 发表于 2011-8-24 22:54

请问金陵老师,是指用75%酒精擦拭吗?

lifuling 发表于 2011-8-25 15:02

眼科手术不论是环境还是器械,要求是非常高的,手术环境要达到层流的标准,器械必须要灭菌。怎能用酒精消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眼科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时,“消毒”这一步是怎样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