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变了,需要再次报院内感染吗
我很困惑,已经存在感染的病人,病原菌送检发现菌种变了,需要再次报院内感染吗?假如是真菌感染,我会再报一次院内感染的。希望得到前辈指点。 这个要看标本的,如果是痰标本,还是要结合临床来判断 很多时候,尤其是医院感染的表象是很复杂的,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再次出现新的感染时,要根据很多方面来做出综合判断吧,不仅仅是病原学发生改变就要当做院内感染,最好和医生沟通,判断他前次感染治疗效果如何,是否已经是完全治愈,这次的病原菌种改变能否算作一次的新的感染后才可以定{:1_17:} 个人认为:保证取材规范,检验结果可靠,如血培养、尿培养、无菌体液培养时,菌种改变时也应该再次报告医院感染。 这是大家都常遇到的问题,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1、和细菌室沟通,通过涂片了解是定植菌还是感染菌;2、此次查出的细菌是否可能为上次感染中的混合菌;3、上次的感染是否治愈。从而判断是不是又发生了一次院感。 我个人认为应再报一次院内感染,在临床上常会出现不同细菌感染。我院也有这种情况,有时痰培养几次,几个不同菌种,个人认为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应以此为依据报院内感染。 要看改变的菌种具体分析吧,如果是新的感染,是致病菌,应该要报的。污染的,定植的不用报。 还是应该综合分析吧,同一部位感染,再次培养,分离出不同的病原菌,因根据部位来分析,要结合临床,要考虑标本是否污染,且是否为定植的可能。不能培养出不同细菌,就认定是例次感染。 还是应该综合分析吧,同一部位感染,再次培养,分离出不同的病原菌,因根据部位来分析,要结合临床,要考虑标本是否污染,且是否为定植的可能。不能培养出不同细菌,就认定是例次感染。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点,是否判定为再次感染,需要综合判断后决定。 根据临床症状综合判断{:1_1:} 无菌体液、血液等采集的标本分离到不同种细菌(当然排除污染)可以认定是医院感染,但是与外界相通的部位采集的标本分离到不同种细菌(当然排除污染)要结合临床进行诊断! 单纯靠分离出不同的病原菌是不能判断的,必须要结合临床情况判断。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