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性监测=填写表格=统计数据?
答案是否。我们有很多目标性监测的表格,如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表格、新生儿的目标性监测表格,每种目标性监测都有数个表格相配套,有登记病案的有数据汇总的等等。
科里新来一位同事,在教她做目标性监测的过程中,她有些疑惑,于是我告诉他、她,我们做目标性监测,不单纯是填写表格或是最后统计数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监测没有意义。我们要在监测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某位护士的吸痰方式不正确都会导致病人的血象增高,他们的操作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执行SOP,手卫生,医生的细菌检验报告是否正确理解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过程监控,而且,监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有无突发状况的发生,体温出现异常的原因,有几例,是否相关?抓住重点科室的防控,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大半。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也许您的工作方式也可以给我参考。 茉莉花开老师真的很棒,工作做的很好,,, 在监测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他们的操作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执行SOP,手卫生。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搞个专题的项目。如导尿管相关感染,先对减少感染的sop进行培训,然后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然后对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为什么还要填一堆的表格呢。因为现在卫生部发的各种sop已经将影响因素提出来了,只是执行中的问题罢了。 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既然卫生部的专家们已经将SOP制定出来了,还需要咱们再做目标性监测吗?加大执行力就好了呀!可上上下下的检查依然要求做: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等等等的目标性监测,真的还有这个必要吗?感觉有点像在做垃圾数据。不解! 真心的希望胡教授能出来解救一下我们!给我们时间去执行您的SOP,而不是天天忙着验证它的正确性,或者,根本就造上一堆假数据应付检查。这样的工作,感控界到底还要重复多久?
瞬间永恒 发表于 2012-3-12 1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既然卫生部的专家们已经将SOP制定出来了,还需要咱们再做目标性监测吗?加大执行力 ...
对这个问题也有点纠结,瞬间永恒老师说的观点,我赞同。 我是一名感染控制新兵,对目标性监测的理解没有老师们透彻,但在实际工作有很多困惑,一些监测表格不统计可以吗?数据从哪里来? 现在很多监测就是在填数据,有意义吗? 对这个问题也有点纠结,瞬间永恒老师说的观点,我赞同。 从目标性监测的表格中获取数据,从数据中分析存在感染的危险因素,从危险因素中查找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