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院临床分离的耐药菌信息发布的价值有多大?值得商榷!
本帖最后由 mache 于 2011-7-27 17:08 编辑目前举国上下正进行严格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各医院要定期发布本院细菌耐药性的信息资料。我一直有个疑问,如果一个医院病原学送检率很高而且送检时机正确的话,这种总结分析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国内绝大多数医院中临床医生进行病原学检查存在很多问题:送检不及时直接造成送检率较低,临床医师仅在临床治疗黔驴技穷的时候才采集标本送检,此时原本不耐药的感染细菌经过几轮抗菌药物轮番轰炸后已经诱导成耐药株。这样的细菌资料总结出来势必导致耐药性比例偏高。而且这样的数据发布到临床,给未来的患者当做经验用药的参考依据是就明显跑偏了。还有一个就是发布频率的问题,按照细菌室老师的说法,在送检率很低的目前,每月、每季度发布简直就是浪费,一点参考意义都没有,每半年或者每年的资料才有可能有些许指导价值。那么,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医师对病原学的送检率而不是盲目要求进行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甚至发布。还有就是不同细菌的标本来源对于耐药率影响也很大,如果仅仅进行主要目标菌株的耐药性统计而不进行标本分类,价值就大大降低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回复 1# mache
同意你的想法,我们是每季度发布全院和ICU的数据,全年再发布各科室的情况。我们认为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在选择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停药是还是有指导作用的,另临床药师进行临床指导用药时也有依据。 回复 1# mache
本周我正想发布半年耐药菌信息分析资料,正在进行资料统计中,是否有价值,想听听各位老师的经验。 回复 1# mache
您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如果说每月的送检率高,出来的数据应该很有参考价值,而每年出一次数据,每种几十份标本,出来的结果会让临床信服吗?所以规范的送检非常重要,而不是等到无计可施时才想起送检。 回复 1# mache
标本量能有多大, 每月、每季发布一个,有的细菌可能100株都不到,得出的耐药率不是搞笑嘛。香港玛丽医院也才是每年一次。反正我是坚持半年一次,然后来个全年的。 本帖最后由 mache 于 2011-7-27 21:55 编辑
区区几株菌,耐药比例每月甚至每季度变化较大,如何能因此而决定某种抗菌药物停用?头脑太简单了吧?
经常从某医院的工作汇报材料中看到每月汇总耐药信息的提法,真是无用功,甚至还误导!经常听到院感科抱怨细菌室不配合,但是如此之作法很容易让人家以为院感科只会做无意义的事情,当然不配合了!
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每半年总结一次,每年再重新分析一回,连续看几年的变化还是可取的. 回复 6# mache
做好这项工作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微生物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如我们医院平时实验室的结果经常遭到临床的非议。实验室指责临床采集标本不规范,临床说实验室的结果不正确。虽然现在每季出统计分析,但对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
在目前的社会状况下,虽然没意义,但是还要去做。如果没有这些资料,如何应对检查呢?{:1_10:}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可是在检查标准中只提到要定期反馈细菌耐药信息,没说反馈的频率。这样一来,不同的检查者,对频率的理解可能不一致,医院为了保险起见就尽可能增加反馈频率了。检查标准就是指挥棒呢。 对于统计数据而言按年份进行是合理的,因为有些细菌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的。每月统计一次就明显是矫枉过正,浪费时间,浪费资源了。
对于统计数据实际价值问题是一个真正值得探讨的问题,mache版主提到的经验型抗生素应用后采集标本送检导致的“筛选效应”影响数据的真实性是一个方面,其实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大家没有怎么去注意——那就是构成统计结果的每一个基础数据的可靠性问题——痰培养分离菌是不是真正的病原菌?尿培养采集尿袋中尿液送检、未采用中段尿混入大量尿道前段正常菌群和外阴菌群、尿液延迟送检导致污染菌大量繁殖?创面分泌物中把定植菌当成病原菌误报?.......如此这般,这样的基础数据得出的耐药统计到底有多大参考价值? 前段基础数据处理不好,后来统计又怎能正确呢?#9巴斯德之徒版主老师言之有理!{:1_17:} 我们也是有这样的困惑,肯定有部分的定植菌被当成了病原菌来处理了。
现在我们医院送检率比前几年要好很多,目前正是提高质量的阶段,不知道有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分享。 实验室指责临床采集标本不规范,临床说实验室的结果不正确。大多如此! 1、加入全国监测网?2、加入地区监测网?3、让统计数据与加入的网络和地区内同级医院对照?4、流行病学看的是趋势和规律,存在偏差难免,只是尽力避免。 本帖最后由 巴斯德之徒 于 2011-7-28 15:23 编辑
实验室指责临床采集标本不规范,临床说实验室的结果不正确。大多如此!
HBTSKLYY 发表于 2011-7-28 15:11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你说的这个问题并不对立,很多微生物检验报告的不准确都是由于没有一份合格的临床标本!临床说检验科微生物室报告不准确,其实80%的因素都是源自临床,临床是因,实验室的垃圾报告是果!所以他们应该首先自省,而不是先责问微生物室!
不过,也不是说微生物室没有责任,为什么明知是不合格标本还要接种,还要鉴定药敏,还要报告呢?至少把关不严的罪责他们是逃不脱的! 检查是一根指挥棒!我院是二级的综合性医院,无ICU,日常就是呼吸科送检标本较多,占据全院的送检标本的1/2,标本类型主要以痰为主,如果每季度做一次统计分析,是不是也不是很没有统计意义。同时很赞成版主的意见!“很多微生物检验报告的不准确都是由于没有一份合格的临床标本!临床说检验科微生物室报告不准确,其次80%的因素都是源自临床,他们应该首先自省,而不是先责问微生物室!” 本帖最后由 dxyylsm 于 2011-7-30 09:06 编辑
各医院临床分离的耐药菌信息发布的价值,从一个较大的区域来说肯定是有意义的。但从某个医院独立的资料来说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只不过检查标准规定了,下面医院是花工做做应付检查的价值。想一想,以下数据可以明白。某个市有多少医院,每年有多少细菌感染的病人,自已的医院又有多少感染病人,病原学送检的又有多少,细菌培养阳性的又有几分,而其中真正的病原感染菌又有几多。估量了这些数据就感到了做为一个医院独自统计发布临床分离的耐药菌信息的价值。
这项工作应该是医院有责任和义务参加一个区域内的耐药菌信息监测工作,向它的组织机构提交本院符合要求的细菌监测信息和耐药信息(包括病人信息和细菌分离次数)。医院依据区域耐药菌信息监测组织单位发布的资料经验用药方有一定意义。 巴斯德之徒 发表于 2011-7-28 15: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这个问题并不对立,很多微生物检验报告的不准确都是由于没有一份合格的临床标本!临床说检验科微 ...
想请问下巴版,我院现在由微生物室提供细菌监测资料,他们统计的是所有阳性标本的耐药率,那么如果是一个病人重复做了几次培养都是一个细菌,这样的菌株是不是要剔除?另外,感染科还在做多重耐药菌的统计,是否也需要将同一病人培养出几次同一种细菌的菌株剔除呢?我们和微生物室都是手工统计的。
谷子 发表于 2011-10-18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请问下巴版,我院现在由微生物室提供细菌监测资料,他们统计的是所有阳性标本的耐药率,那么如果是一个 ...
应该剔除的!一般剔除的原则:
1、在一个同一类型的标本中分离出来的细菌如果是完全相同的(即鉴定和药敏结果均相同),统计时只保留一次结果;
2、在一个检验周期内分离的相同细菌,只保留一个,例如痰培养的检验周期一般是2~4天,即是说在2~4天内连续送检的痰培养结果如果都是相同的,只保留一个结果;如果有变化则只保留第一次的或者分离频率高的(例如第一次肺克、第二次铜铝、第三次肺克、第四次白念,则只保留肺克的结果,其他的全部剔除出去);
3、不同部位、不同标本类型分离的同种细菌,无论药敏结果如何不能剔除。 感谢巴版的回复,让人一目了然,但是对于我们人工统计来说有点困难哦,主要是微生物室的人员,多重耐药菌这方面我们感控科会按照要求来剔除多余的细菌。 谢谢巴斯德之徙老师的指点分析,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