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新手关于空气培养采样时机的疑问
本帖最后由 mache 于 2011-6-28 07:58 编辑我有点疑惑请问各位:《医 院 消 毒卫 生 标 准 》 GB 15982、1995中规定,空气监测时,采样的时机是消毒后,开始医疗活动之前。实际工作大家都知道,使用紫外线消毒,消毒后立即作培养一般是合格的,但是开始工作后,这个合格的状态很快就不合格了,有报道30分钟后菌落就超标了。我不太明白,对各种环境的消毒,只是达到这样短时的合格状态就够了吗?一天中长时间的不合格是正常的吗?如果不是,请问怎样才能使各种环境在常态下合格呢?谢谢各位,请给予指导. 这个问题提的精辟,我也有这方面的疑问。希望知者给予指导,谢谢! 所以现在不再要求常规做空气培养了,因为没有意义。要使各种环境在常态下合格,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环境的清洁、定时开窗通风、限制人员进出,有条件可安装人机共处的动态空气消毒器。不足之处,请指教。 回复 1# weilan
目前的合格标准是静态标准,至于动态情况下应该不能套用此标准。常态下多少是合格呢,这个目前还没有定论。 所以现在不再要求常规做空气培养了,因为没有意义。要使各种环境在常态下合格,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环境 ...
烂灯 发表于 2011-6-27 15:51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认同这个观点,目前许多医院也是这样做的。 是的,我也很纠结,我做过动、静态两种空气培养,动态的是手术中做的,就是不合理,所以我一直不理解 回复 5# xuxin
但这个环境卫生学现在到底是怎么做的啊,我找不到相关规定。 目前我们国家定的合格标准是静态标准,动态情况没有标准标准。所以现在不再要求常规做空气培养了,因为没有意义,作为流行病调查时有一定的意义,我院用空气采样器,配合血平板效果比自然沉降法要好。 请问xuxin老师哪个文件规定可以不做空气监测了吗?如果不做,检查时拿不出资料是要别扣分的。我们还一直在做着,感觉这样做很没有意义。 这个问题也一直让我们很迷茫,不做各种检查通不过,做明知道没什么意义。 我们医院是跟当地的疾控中心学习的,监督所下来检查也是要看报告单的,所以我们还是必须做监测……静态时“采样的时机是消毒后,开始医疗活动之前”,基本都合格,没办法…… 我也认同这个观点,目前许多医院也是这样做的。 回复 1# weilan
动态空气监测没有判定标准,动态的细菌数肯定比静态的高,重点部门常规消毒后静态监测可以评估空气消毒机的效果,洁净手术部的空气监测还可以从侧面提示过滤系统是否有问题!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不推荐大范围的做监测,可以少量做些重点部门。 我们也还是在作,就是消毒后,治疗前,人员少的作。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很多了。按照原来的要求是要这样进行监测的,但是最近三四年颁布的各种有关医院评审或检查的指南等已明确提出医院要进行“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这不也是一个依据么?此处的“必要时”对于医院就有很多的主动性了,医院认为必要时才做,无必要时就可以不做。而且即使卫监部门检查时完全可以与之商议,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 回复 15# mache
“必要时”这个字眼抠的好!很老道{:1_12:} 回复 15# mache
前辈就是前辈啊~能发现我们不能发现的地方,呵呵,检查标准都说了“必要性”环境监测,我们就做必要的环境监测~!佩服您! 谢谢各位前辈的指教。如果能有动态的标准就好了,各位前辈,您们能否给院感管理填补此空白,我这里给您出难题啦。
“必要时做”还是太含糊,还是静态的指标,正想前辈说的,只能对各种消毒器起到监测的作用,对日常工作环境的指导意义不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