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花
发表于 2011-6-4 10:44
又得到学习了,谢谢二楼版主。
春芽
发表于 2011-6-7 00:05
既然是按件计算,那么取样面积需多大呢?请老师们指教。谢谢!
lwk6088
发表于 2011-6-12 20:45
从我们日常监测的经验来看,湿化瓶易被污染的部位有2处:一是瓶口的螺丝扣处;二是瓶内湿化液(也就是无菌水)。
采样方法:一是瓶口的螺丝扣处,也就是瓶口,此部位可采用蘸有采样液的无菌棉签瓶口内外表面涂抹2-3便,置于10ml采样中液送检。二是瓶内湿化液(也就是无菌水),可无菌吸取1ml样液置于9ml样中液送检。
结果判定:没有找到权威的规定标准。
就像各位老师认可的那样,我认为,上述第一种瓶口涂抹采样法的染菌量应以不大于20cfu/件;而第二种瓶内湿化液(也就是无菌水)采样法的染菌量应当无菌,也就是说染菌量=0.否则应当更换湿化瓶和湿化液。
以上我所说的是动态使用中的湿化瓶监测方法和结果判读。
至于消毒后的湿化瓶监测方法只适于表面涂抹采样,我们的监测结果均为染菌量=0.否则判其未消毒或消毒方法不对(如含氯消毒液浓度配制不正确,这可通过试纸法监测含氯消毒液浓度排除)。
请各位老师评判一下,这样做法正确吗?
江南水韵
发表于 2011-6-12 21:10
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使用中氧气湿化瓶和湿化用水进行普查,培养多种病原菌,铜绿、金葡、霉菌都有,原因是湿化用水未按时更换、湿化瓶清洗消毒不规范、未干燥,后来加强管理、制定措施,每月监测,合格率逐渐提高至100%,现在没有大范围的常规做,只对重点科室个别抽查。
美丽乌江
发表于 2011-6-15 10:07
本帖最后由 美丽乌江 于 2011-6-15 10:08 编辑
回复 39# wujingfang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88号
天天,天蓝
发表于 2011-6-22 11:47
我们准备在本月对湿化瓶和雾化器螺纹管进行采样,看看消毒效果怎么样,对于判断标准拿不定主意,既看了《消毒技术规范》、也看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也查了我们省出台的SOP,好象都没有具体的标准。我也知道湿化瓶和雾化器螺纹管按消毒后物品采样、判断。看了楼上老师的指导,我好象明白了判断结果。
fyygzx
发表于 2011-6-22 15:04
回复 10# hlb5250
湿化水可以按照胡教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中的《自制医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永远的忠诚
发表于 2011-6-24 08:53
回复 55# 格格雪
有道理,我也把湿化瓶归类到物体表面进行监测和判定。{:1_1:}
hjs590822
发表于 2011-6-27 11:06
回复 1# hlb5250
应不定期进行抽样监测
永远的忠诚
发表于 2011-6-27 23:00
回复 66# 天天,天蓝
我这个月采样了,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瓶、止血带如果按照物表来,标准就是< 10 或者5,如果按照消毒后的医疗用品,就是<20,止血带按照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就是<200,
现在不知道按什么标准,很多都是菌落在20~200之间。到处查也没有查到。
守候天使
发表于 2011-6-28 12:48
我们医院一直都在做.标准就是< 10
hhyytqx
发表于 2011-6-28 13:37
每季度抽检一次,了解消毒效果怎样。
豆豆0917
发表于 2011-7-26 15:40
请教老师:湿化瓶的监测标准是按物体表面的标准吗,三类环境是小于等于10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