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hszyy 发表于 2011-5-24 16:05

你们做监测时还做透析液的出口液细菌计数吗?

请教各位老师,你们做监测时还做透析液的出口液细菌计数吗?根据新的血液净化操作规程,没有要求哟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1-5-24 16:22

请教各位老师,你们做监测时还做透析液的出口液细菌计数吗?根据新的血液净化操作规程,没有要求哟
snhszyy 发表于 2011-5-24 16:05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那就根据新的血液净化操作规程来,规范才是我们要参考的金标准哟。

随风飘尘 发表于 2011-5-24 17:17

现在出口和入口是一个标准,每台机器只做一个就可以。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11-5-30 06:50

回复 1# snhszyy

不需要做出口液细菌培养。

19331412 发表于 2011-5-30 10:57

“医院感染控制论坛”真是我学习的好地方。谢谢!!!

剑思 发表于 2011-6-1 15:10

回复 4# 沧海一粟

请问版主,我也觉得不用做出口液的培养。可是有哪条规范支持不用做出口液的培养吗?

剑思 发表于 2011-6-1 15:19

回复 4# 沧海一粟

请问版主,我也觉得不用做出口液的培养。可是有哪条规范支持不用做出口液的培养吗?

trr 发表于 2011-6-1 17:07

根据《血液透析管理规范》要求:我院现在只做反渗水、透析液的监测。

lwk6088 发表于 2011-6-15 17:20

这个问题我来解答,透析机入口与出口距离不过30cm,染菌量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点从我们多年的检测结果也得到证实,要么两者都超标,要么两者都在正常范围。所以测任意一处都能代表透析液,无须同时测两样,没价值。所以新版《血液透析管理规范》要求:对透析用水(反渗水)和透析液进行监测,而不再提入口液或出口液了。

snhszyy 发表于 2011-6-18 08:49

回复 9# lwk6088


    谢谢,明白了

艾丽斯 发表于 2011-6-18 08:58

只做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所谓出口没有监测的意义。

有缘 发表于 2011-6-18 11:04

本帖最后由 有缘 于 2011-6-18 11:07 编辑

新版《血液透析管理规范》要求:对透析用水(反渗水)和透析液进行监测,而不再提入口液或出口液,现在我们省所有医院都只做透析用水(反渗水)和透析液监测 出口水不要求做,内毒素监测最好做定量监测超过1EU要干预,而定性一般反应2EU以上问题。

altzyh 发表于 2011-6-22 11:54

怎样检测血透室监测透析用水入水口、透析器出水口?

各位老师:我是一个院感新人,请问血透室监测透析用水入水口、透析器出水口的水怎样检测?抽多少毫升水?拜托了,请指教。

缭绕 发表于 2011-6-22 19:57

回复 1# altzyh
找血透室负责人或工程师,找到制水间的入口处和回水口处,采样,每次10ML

altzyh 发表于 2011-6-23 12:48

谢谢管理员老师,我还想问检测结果是小于200cfu/ml

缭绕 发表于 2011-6-23 14:04

是的,还有,如何操作应该去参考卫生部的血透规范。本版块可以下载

米克 发表于 2011-6-24 16:10

1. 打开反渗系统,关上球阀,把连接透析机的管道拆下。

2. 打开球阀,用反渗水冲洗球阀内部30秒。

3. 用百分之70的酒精替要检查的反渗水管球阀下的快接头外侧消毒,最好连续消毒两次。

4. 等酒精已完全挥发,用已灭菌的瓶子收集约100 –500 ml反渗水,注意瓶子入口不能碰到快接头外侧。

5. 把反渗水样尽快送到实验室(2小时之内)。把0.2ml的反渗水样品平均涂抹在TGEA( 胰蛋白胨葡萄糖析取琼脂)培养基表面 (样品涂抹步骤最好在无菌平流箱内进行)。

6. 最后把培养皿的盖子合上,用透明胶带把培养皿沿边贴上封住,把培养皿反过来(盖子朝下)平放,最好能用透明胶袋把培养皿封上,以保持湿润。放置在室温环境17-250C(尽可能避光),一星期后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解读
细菌菌落(CFU)点数乘5 (i.e. 0.2ml x 5 = 1ml)
1. 根据美国AAMI标准,反渗水中细菌含量应须小于200CFU/ml。
2. 根据欧洲药典标准,反渗水中细菌含量应须小于100CFU/ml。
注意 : 检查结果不可能是0 CFU/ml,假如出现0菌落,代表培养基、培养温度或培养时间不合标准。
因为日本不是采用的TGEA培养皿,所以日本的要求可以是“0 CFU/ml”
传统血液培养基(blood agar)和巧克力(chocolate)培养基太浓会杀死受测细菌,阳性检出率低在欧洲已经不采用了。

lwk6088 发表于 2011-6-24 17:45

回复 5# 米克


你的的采样操作非常规范。请问你的染菌量检测方法执行的是哪个版本的操作规范?TGEA( 胰蛋白胨葡萄糖析取琼脂)培养基,放置在室温环境17-250C(尽可能避光),一星期后检查结果。这应该是检测霉菌的方法吗?

剑思 发表于 2011-6-27 10:28

回复 9# lwk6088

谢谢lwk6088老师的解答!

马车 发表于 2011-6-27 14:24

本帖最后由 mache 于 2011-6-27 14:29 编辑

国内有知名专家对此做出的正确解释是:1、出口液、入口液纯属当时翻译错误。2、所谓出口液乃经过与患者血液进行交换透析液,其中的菌落数绝对不可能因为交换而增加,否则细菌来源是哪里?患者血液中若存在大量的细菌那就是菌血症了。3、目前取消对所谓出口液的说法,所以最近几年制定的凡是有关血液透析的规范中均不再提及出口液的论述。4、出口液的监测根本就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也就应该是不存在的。5、入口液的提法被“透析液”替代。6、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更要注意的是,关于细菌数量监测合格的参考范围:透析液:小于200,透析水、透析A液、透析B液均应小于200。
关于取消出口液的监测的依据:因为出口液的说法是根本就是个错误,所以压根就不该监测,还要什么依据么?目前的规范中没有写道要对其监测,我们就理直气壮地不监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你们做监测时还做透析液的出口液细菌计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