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标准预防的概念应按哪一个回答?
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隔离技术规范中标准预防的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与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手卫生 、按可能的暴露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注射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隔离技术规范中标准预防的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与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 、按可能的暴露选用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注射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这个概 念更加科学一些,定义更加明确。一个,标准预防是强调双向的,,再有合适的防护,比较贴切,既不过度又防止不及。 同意楼上老师的意见,后一个概念更全面。 大家不认为第一个概念更好记忆和理解吗 回复 1# 金碧辉煌
前者是概念,后者是措施。概念和措施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习惯了前一种解释,后一种不太好记。 前者是概念,后者是措施。概念和措施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2#老师讲得很透彻,学习了。 个人认为这两个概念并不矛盾,同意2楼老师的意见第二个概念更科学;第一个更加通俗易懂,易于临床医护人员接受。故认为标准概念使用第二个,针对概念讲解时,用第一个进一步给予解释,我们感控管理人员的目的是让临床工作人员理解掌握“标准预防”的概念,以达到在临床诊疗、操作过程中能够切实应用“标准预防”的措施来实施防护措施;并不是要死记硬背一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执行起来会不会造成一种防护过度? 我也一直对“标准预防的概念”有疑惑,为什么不统一呢?通过各位老师的解释略有明白。 应按《隔离技术规范》中标准预防的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与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手卫生 、按可能的暴露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注射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个人认为,第一个概念容易理解,临床人员容易接受,第二个是执行措施。,两者结合更具体。 哦!这样理解很透彻!{:5_645:} 回复 1# 金碧辉煌
个人认为,按2009年9月1日开始执行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定义反而比较清楚。对于标准预防的定义也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定义是一致。
3.15 普遍预防Universal precaution
是控制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策略之一,其理念就是将所有来源于人体血液或体液的物质都视作已感染了HBV、HCV、HIV或其他血源性病原体而加以防护。
3. 16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根据普遍预防原则,医疗卫生机构所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程序和措施。
前者是概念,后者是措施。给大家也好解释的、、、
在职业暴露中有相关标准预防的内容,蛮全面的,一起学习吧! 当然是后者了,我要把此概念做到院感手册中,谢谢 隔离技术规范中标准预防的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与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 、按可能的暴露选用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注射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请问各位老师:其中的“安全注射”是什么意思?,是接种疫苗吧。 前一个是标准的预防的原则和含义。后一个才是概念,更适合作为名词解释的答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