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任务与基础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1-3-29 16:22 编辑标本的接种
标本的种类: 大便、小便、痰、胸腹水、血、胆汁等
检验目的: 检查导致感染的病原菌
培养基的选择: 血平皿、麦康凯、伊红美兰、中国蓝、SS、TCBS等
孵育条件: 温度、湿度、CO2、厌氧等营养丰富的非选择性平皿(血平皿与巧克力平皿)
革兰氏阴性菌选择平皿(伊红美兰与中国蓝)检查菌痢选择性平皿(SS平皿)
细菌的分类
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
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
酵母菌:
厌氧菌:杆菌、球菌、梭菌
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
手工及半自动微生物检测:MicroScan Panel;
自动微生物仪器检测:AS/4
全自动微生物仪器检测:WA/40
智能化全自动微生物仪器检测:WA/SI
临床微生物检验意义及任务
细菌分类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
对感染疾病中感染源的确定和患者血清中抗体的评价
已有固定分类的标准菌株可用于对诊断试剂盒的鉴定
新菌株的发现
细菌分类学促进世界临床医学的交流
微生物室的临床检验任务
一、建立正确、快速的检验方法
★ 建立正确快速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 建立正确的药敏实验方法
二、与临床科室建立密切联系
★ 带评论的细菌学报告
★ 制定标本采集指南和规则
★ 参与治疗方安的制定
★ 获取患者临床资料
★ 即时把临床细菌室开展的新实验、新技术告诉临床各科室
临床细菌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任务
细菌学监测
医院感染的监测
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及时正确的病原学报告
流行预报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的新技术
培训工作
定期和不定期的作细菌耐药趋势及病原学报告
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各级医务人员的细菌学基础理论水平
微生物学感染控制作用
参与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和治理我国《医院感染治理规范》明确指出检验科在医院感染治理中应履行以下职责: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的监测;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非凡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向全院公布;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和治理中的作用包括:①加强病原学监测,作为判定医院感染的基础;②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素;③加强环境、器械等微生物学调查,以达到卫生学指标要求;④保证医院内消毒、灭菌的质量;⑤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分型试验,追踪感染源并加以控制。
1.加强监测:临床微生物室是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必然成员,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的监测中起重要作用。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发现有医院感染问题,要及时与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病房医师和护士联系,并注重发展动态。医院感染中的一些非凡耐药菌如GRE、MRSA、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等常通过交叉感染传播,曲霉菌、军团菌等常在空调、供水系统、雾化装置存在并导致感染,对可能携带这些致病菌的来源常规监测并提醒临床注重,通常可有效预防传播扩散并节省大量抗感染费用
2.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临床微生物室要参与有关人员的医院感染教育和培训工作。如讲解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的要求和注重事项,对标本采集前要求病人应该做些什么预备,采集标本应选择什么时机、什么部位,天天采几次、采多少量以及采样部位应该如何消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释;对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定植菌、污染菌和感染菌等内容进行培训;对各种细菌耐药酶的检测及其含义和在选用抗生素方面的意义与临床进行经常性的沟通等等。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讲座、讨论会、简讯、墙报园地甚至参与查房等形式。也可以融合到医院感染治理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之中。
3.参与消毒隔离的治理:正确、科学地实施消毒与隔离技术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正确地指导、监查消毒隔离工作也是临床微生物室的工作之一。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非凡耐药细菌感染时,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应参与制定消毒隔离措施,对相关的人员治理、废弃物的处理等环节提出微生物专业意见。
4.定期发布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目前对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是经验性的。但经验用药也需要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资料的支持。建议将所有病原菌分离和药敏的资料用WHONET软件保存,定期发布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随时统计分析ICU等重点科室常见病原菌和耐药状况,对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高重症感染的救治成功率大有帮助。
5.通过分子分型技术控制医院感染:常用的分子分型技术有PFGE、RAPD等。微生物实验室设置分子分型实验室,对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原菌流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外一些医院的做法是对VRE等不常见的耐药菌一经发现即进行分子分型,根据基因分型,判定流行的可能性及范围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感染。如某医院对2个月时间内自16个病人分离出的19株VRE进行分型,结果显示其中十四株为一个型别,其他为一个型别,高度提示VRE流行,经调查分析,发现14名患者中11人有直接联系。根据这些分析,采取了针对控制措施而中止了感染。另一些医院针对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粘质沙雷菌等感染流行问题,均通过分子分型而得到控制。 回复 1# 清木宜人
我国《医院感染治理规范》明确指出检验科在医院感染治理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是管理规范,不是治理。印象2006年被《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取代。 回复 2# 清木宜人
我国《医院感染治理规范》
请问出自何处?若如楼上星管所说是《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则已被《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替代。 浏览阅读了楼主清木宜人老师发上的资料…临床微生物检验任务与基础。可惜的是:现实与之尚存在相当距离。基层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人丁单薄”,认真对待一线送来标本,快速发出合格规范化报告已不错。欲完成文中提及的任务,唯有增加合格人员投入。{:1_17:} 回复 5# 二进制
在新的形势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工作必须加强。 在新的形势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工作必须加强。 鬼才 发表于 2011-4-4 1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5# 二进制
在新的形势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工作必须加强。
呼吁多时,可惜…。{:1_17:} 微生物室是医院感染监测的眼睛,加强微生物室的建设势在必行,正如楼上老师所说,对于基层医院而言,谈何容易。前几天到县中医院检查,检验科没有微生物室,有些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对于临床出现的一些问题只能是凭经验处理,他们需要的是人力、财力的支持,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呼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