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light 于 2011-2-22 10:35 编辑
回复 1# jiajunpeng
一、条件致病菌的表现形式:
1、病原菌:患者由这类菌引起感染,用细菌报告提示的抗生素治疗,疗效明显
2、定植菌:
①用细菌报告提示的抗生素治疗,该菌消失,感染症状依然存在
②细菌培养提示泛耐药菌株,临床凭经验联合用药,患者感染症状好转。(但该菌未被杀灭—总是存在的)
上述两种现象说明,细菌报告中的病原菌与感染毫无关系,属于定植菌
二、例如: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多见。痰标本最多,痰中可分离到的三大类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
1、公认的病原菌:结核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
2、逐渐被认识的CAP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它布拉汉菌
3、条件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葡萄球菌等
痰中分离出的大多数是条件致病菌,是否致病取决于:
1:患者的血象,体温,胸痛,肺部啰音等感染症状
2:痰涂片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吞噬或伴行非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3:痰涂片见到的细菌,培养大量生长.
三、定植菌病例
1、某患者,呼吸道感染,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长期使用,疗效不理想
痰涂片:大量WBC吞噬G+球菌,偶见G-杆菌,G+球菌与G-杆菌数量约100比1
培养:生长大量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敏感
结果分析:G+球菌繁殖速度远不如铜绿假单胞菌,24h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可迅速占据平板,竞争抑制G+球菌生长。改用万古霉素治疗,疗效明显。铜绿假单胞菌为定植菌,病原菌是G+球菌。
2、某小孩,7岁,咳嗽、咳黄脓痰近1周,使用氨必仙无效
痰涂片:WBC伴大量G-小杆菌
培养:生长流感嗜血杆菌,药敏提示头孢曲松敏感,治疗3天明显好转;后复检痰培养,涂片示标本来自上呼吸道,生长大量鲍曼不动杆菌,此为典型的治疗后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停用抗生素,小孩康复良好。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为定植菌,病原菌是流感嗜血杆菌。
应结合涂片染色、细菌培养、临床症状和特征、影像检查等综合判断是定植还是感染。应加强临床和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沟通,确定分理出的细菌是病原菌、定植菌还是污染菌?“针对性病原学治疗”是治疗导致感染的病原菌而不是定植菌和污染菌。茶韵幽香 斑竹的案例很有意义,值得借鉴。——sunl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