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湖之春 发表于 2011-1-25 09:07

你写文章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吗?

工作中如果多看看文献,多写写文章,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目前职称晋升要求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导致很多期刊商业气息很浓。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
副教授拒绝在学术期刊上发文十余年职称未变http://www.sina.com.cn2011年01月22日09:27东方网-文汇报
  1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兴林承担的本科课程举行期末考试,评卷、登分将于下周完成。因为要把这学期的课上完,本该在去年10月退休的刘兴林多做了两个月,现在学期结束,他就要正式退休。

  早在1993年,刘兴林就被评为副教授。17年过去了,正式退休时,他还是副教授。

  因为不满一些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登论文的做法,刘兴林11年来没在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刘兴林今天在给记者的邮件中称,未能晋升职称与近十年不发表论文应该有点关系——他申报教授几次都没能通过,毕竟条条框框在那儿。这对他退休前后的待遇是有一些影响,但家人理解他,学生们支持他,他没有压力,不后悔。

  发表论文要自己掏钱

  刘兴林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长达35年,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的教学与研究,1993年被评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担任硕士生导师。1999年之前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20余篇,其中《史记》系列10多篇,还出版了《史记》解读文本4种。

  1999年,刘兴林给一所高校的学报投稿,编辑打来电话暗示要版面费,他当即要回了稿子。他向自己在北师大的导师请教,导师说“有这种规矩”。后来,因为稿件质量确实不错,编辑用稿费抵冲了部分版面费,还让刘兴林补交了100多元。对此,刘兴林不解:写论文是劳动,付出劳动就应该得到报酬;论文达不到水平就不要发表,发表了就应该付稿费。

  刘兴林发现,自从发表论文与评定职称等挂钩后,在学术期刊发论文的需求迅速上升,买卖版面变得屡见不鲜,部分学术期刊不看论文质量而先谈版面费,更有甚者,在有发表需求的人和论文“枪手”之间充当中介。

  “发表论文不给稿费也就罢了,还要自掏腰包?这不正常。”刘兴林决定不再光顾学术期刊。

  写了论文放到博客上

  不发表论文,但刘兴林并未停止笔耕,2007年,他开了“漆园丁教学博客”,把论文放到博客上。

  记者今天登录“漆园丁教学博客”,刘兴林撰写的学术论文有50篇,讲义讲稿30多篇,各类教学杂谈80多篇,最新一篇论文是去年6月12日发表的《司马迁的生命意识与<史记>的悲剧精神》。不少文章的后面跟着网友评论和求教的提问,对提问,不管来自学生还是陌生网友,他都在第一时间解答。他因为用博客辅助教学,2009年被华中师大师生评为“感动校园人物”。

  截至今天,“漆园丁教学博客”点击量已经突破21万人次。

  “副教授”原地踏步17年

  刘兴林说,十多年前他觉得自己的学术成果还不够丰富,便没有申报教授职称。近几年申报了几次,都在院一级投票中落选。

  他说未能晋升教授与近十年不公开发表论文有关系。对自己博客上论文的质量,刘兴林很自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有独到新意,而且发现至少两篇较长的论文被人全文抄袭发表。

  据他介绍,华中师大有关晋升教授的条件中有一项指标,可能是要求近5年里发表进入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论文两篇,而他十多年未公开发表论文。他说自己的教学成绩超过申报标准。

  刘兴林在课堂上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在校内,他曾3次被评选获得教书育人奖,2次被评为教学优秀一等奖,还有1次被评为全员教学竞赛文科唯一的一等奖,1次被评为研究型教学优秀奖并为全校讲示范课。在校外,刘兴林当选2009“评师网”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排行榜第21名和全国魅力教授榜第63名,2009“评师网”湖北省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刘兴林说,华中师大文学院领导为他的职称问题做过努力,专门写报告申请特批,教务处、社科处也都签署同意,可人事处回复:文学院的教授已经超额。院长曾经对人说,没能解决刘兴林的教授职称问题,心里很难过。

  考核教师应该把教学放在第一位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BBS上,许多同学发帖表示对刘兴林的支持。

  刘兴林11年拒发论文在网上也引起了关注。武汉一家网站就此事做了一个调查,给出两个选项:花钱发表论文不正常,支持教授做法;教授论文水平不足,为自己找借口。结果近九成网友选择前者。

  不少网友称,花钱发论文,简直是对学术的一种亵渎;更有网友指出,期刊收版面费等乱象的深刻根源,在于我国学术评价机制、职称评审机制不合理,把论文发表数量与升职、加薪甚至能否毕业等“捆绑”在一起,怎能作为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硬杠杠”?

  刘兴林称,现在绝大多数评论对他表示同情,殊不知有人是不惯于被同情的;大家积极推动高校尽快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才是他的愿望:要真正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考核教师理应将教学放在第一位;同时要提升科研水平,不能只顾追求“制造”论文的数量。

  本报驻鄂记者钱忠军通讯员袁丁(本报武汉1月21日专电)
http://news.sina.com.cn/s/2011-01-22/092721857597.shtml
想问问各位,您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实话实说哦!这是论坛,畅所欲言!

helena0506 发表于 2011-1-25 09:13

说句实话,写文章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晋升职称,否则谁愿意自己掏钱去发表哟,又贵,医院又不给报销,晕得死,钱少的嘛,钱多还无所谓了。

yangxiyao 发表于 2011-1-25 09:52

写文章主要是为了晋升,同时对自己也是一个在不断学习总结提高的锻炼机会。

豆豆123 发表于 2011-1-25 09:58

有些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登论文的做法是有点过分。我也因为这十多年没有写论文,所以职称一直是中级,上不去。

柠檬草精灵 发表于 2011-1-25 10:06

我正想写文章,但愁于怎么写????

冰雹好凉 发表于 2011-1-25 10:16

写文章主要是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

马缨花 发表于 2011-1-25 10:24

写文章,确实是为了晋升职称,特别是我们基层医院,真没有什么好写的,但为了职称,只能互相抄袭了。杂志也为了钱,允许抄袭。

四季如歌 发表于 2011-1-25 10:25

悲哀啊,这是中国的现状,政策是好的,但往往执行到地方就变味啦,比如说继续教育学分,本来是为了在职人员的不断学习而制定的制度,现在却成了好多人敛财的工具!!

童年快乐 发表于 2011-1-25 10:28

写文章为了晋职称啊。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

lisa天使 发表于 2011-1-25 10:37

是中国的现状,改变不了,既然改变不了现实就要改变自己。

chengchanghui 发表于 2011-1-25 11:06

写文章有利于晋升,但更多的是为自己多学习,和大家多交流,使自己更充实。

niujialan 发表于 2011-1-25 16:40

写文章主要是为了晋职称啊。同时也想进行总结。

小敏鱼飞 发表于 2011-1-26 10:07

写文章确实是为了晋升职称,这是适应社会要求,是工作需要。
但,如果文章只是抄袭的话,那就是应付了。只要认认真真的写文章、查文献,不管是实验性,总结性,回顾性。。。在自己写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收获的,对自己有帮助和提高,能重新认识和了解更多的知识,还可发现新的问题。我是深有体会的。。。

磁湖之春 发表于 2011-1-26 19:21

回复 13# pretty_bbu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以所示一箭双雕,{:1_8:}

自由飞翔 发表于 2011-3-7 10:15

写文章确实是为了晋升职称,但写的多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写文章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