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后的呼吸机螺纹管的采样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每季度对在供应室消毒的物品进行生物监测。现在有一困惑的问题想请教各位老师。呼吸机的螺纹管如何采样,我们现在是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螺纹管的内壁进行涂搽,但是涂搽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呢?它的细菌数该按什么公式进行计算呢?标准值又是多少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10ML生理盐水注入管壁内进行监测。螺纹管的直径将近有4CM左右,将生理盐水注入只能湿润到一部分的管壁,那么细菌数的计算方法面积应该算多少呢,而是按照内镜的监测方法一样算20CFU/件呢? 本帖最后由 有缘 于 2010-12-21 16:05 编辑
回复 1# dsr0227
我是用你说的第二种方法,将10ML生理盐水注入管内顺时针翻转几圈,确实像老师说的只能湿润到一部分的管壁,而且这种形状的管子往往10ML进去,能有1ML出来就算不错了,所以培养得出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可以试着配20ML或更多量的生理盐水倒进去。个人认为用棉签涂搽的方法不适用,只能采到外口内壁,深部没办法采到。我们是按照内镜的标准20CFU/件。 回复 1# dsr0227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种方法在采样时只能是尽量吧,棉签能伸多长就采多少,计算可以估计面积。第二种方法,能否多用些采样液,用大瓶口的灭菌后的采样瓶收集,尽可能多收集些液体。 我也采过样,做法是:将10ML生理盐水注入管内上下摇罢,如内管有螺纹的,要用手指将螺纹内的生理盐水慢慢弹下,使生理盐水流出来.挺麻烦的.有一种外表是螺纹的,内面是平滑的,这种管容易采,也相对准确. 内管有螺纹的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只有内面是平滑的管道才是可以消毒后重新使用的。 回复 5# guoli2008
这个倒是没有注意到,下次采样会注意区分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