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螺纹管的培养结果如何发报告?
求助:我对呼吸机螺纹管的消毒效果进行了采样,用洗脱法,将10ml的生理盐水注入管道后倒出,取1ml接种两个平皿。56度温箱培养48小时后,每一个平皿各有1个菌落。请问我应该怎样发报告?先在这里谢谢各位老师了! 不会是56摄氏度温箱培养的吧 !36摄氏度培养吧(真菌26摄氏度培养吧)! 本帖最后由 黑旋风 于 2010-12-13 15:20 编辑如果是36摄氏度培养吧(真菌26摄氏度培养),下面需要鉴定什么细菌!! 真是糟糕!是哦,嗜热脂肪杆菌才是56度。不好意思,搞错了。新手上路请多指教!我应该怎样计算呢?是用平皿上的菌落总数乘以稀释倍数再除以采样面积吗?但是螺纹管的面积要怎么计算呢? 回复 1# 文化
我们是参照消毒內镜的标准,按细菌总数<20cfu/件为合格,不能检出致病菌。 回复 1# 文化
≤1cfu/cm2 回复 6# xiaolongnv
应该是:≤20CFU/g或100cm2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老师不对之处请指正!! 回复 7# 黑旋风
文化问的是:每一个平皿各有1个菌落,怎样出报告。不是问标准值。
刚从杭州学习回来,倪所长就是这么讲的,双平皿结果为0cfu报告:<1cfu/cm2,双平皿结果为<10cfu报告:≤1cfu/cm2。 回复 8# xiaolongnv
sorry!回答错了!计算要知道他采样面积是多少?按照他的接种方法,假如是20cm2话,应该报1cfu/cm2,假如是>20cm2的话应该报≤1cfu/cm2,假如是<20cm2的话,应该就用20×1(菌落个数)÷采样面积得出的结果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教!那我就应该是报告:≤1cfu/cm2。对吗?论坛对我们新手真是帮助很大! 本帖最后由 xiaolongnv 于 2010-12-14 08:31 编辑
回复 9# 黑旋风
应该不矛盾呀。
一条呼吸机螺纹管长度不少于40cm,周长至少5cm,使用洗脱法取样,洗脱液的接触面积肯定>20cm2。“文化”取了1ml分别接种了2个平皿,结果是每个皿各有1个菌落。
计算公式:细菌总数=平皿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2×10/200=0.1cfu/cm2。
因此,报告应为≤1cfu/cm2。 回复 11# xiaolongnv
很好的讨论,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茶韵幽香 于 2010-12-14 09:39 编辑
回复 1# 文化
不是这样的概念。倪教授指的物表采样:双皿结果为0cfu,为<1cfu/cm2;
双皿结果为<10cfu,为≤1cfu/cm2;
双皿结果为10cfu,为1cfu/cm2;
双皿结果>10-20cfu,为2cfu/cm2;
如果是30cfu,按照物表计算公式,30*10/100=3cfu/cm2
这是物表的计算,大家不要被误导,意思就是物表及手样有个灵敏度的问题,不能出0cfu/cm2这个结果以及不能出零点几的结果。
那么您的是消毒后物品的采样,1ml中长了一个菌落,那么10ml中就是长了10个菌落,您是2个平皿,就是(10+10)/2=10cfu/件。
当然了,如果说您是把归类为物表的采样,那么就得按照物表的计算公式来套,估算面积,然后再来测结果,就如xiaolongnv老师说的来计算。 回复 13# 茶韵幽香
透彻!
也就是说如果按“cm2”计就报≤1cfu/cm2,如果按“件”计就报10cfu/件。但物品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最好以“cfu/件”报。茶版我理解的对吗? 回复 14# xiaolongnv
是的,其实我也挺疑惑的,消毒后物品的判定标准(如湿化瓶、呼吸机管道),一直以来我都是按照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来出具报告,可是用的单位又是cfu/件。如果说按照物表估算面积,那么就要按照您说的方法了。 在净化手术间中,麻醉科使用的消毒后呼吸机管路细菌培养菌落总数应采用那个标准? 请问老师有没有你们在杭州倪所长的课件?能共享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