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检查者,代表的到底是个人,还是“标准”?
临近岁末,检查格外繁多。来自不同部门的,如卫生行政部门、卫监局、CDC;来自不同级别的,如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来自不同专业的,如管理、护理、院感。在目前很多工作需要“以查促建”的情况下,检查无疑给受检单位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有很多单位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地规范、整改、完善,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检查。对检查可能带来的改观充满了期待,有的希望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能够得到检查者的充分肯定,有的希望通过检查得到难得的专业指导,有的希望通过检查解决自己无力解决的难题。但遗憾的是,从多个渠道,如论坛、朋友,获得的信息是很多检查并没有带来迎检者真正想要的。为什么检查者与迎检查总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交汇?我觉得除了迎检者需要有一个平常心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外。作为受卫生行政部门或学会委托履行这次检查任务的检查者,是否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即作为检查者的您,到底代表的是您个人,还是“标准”?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0-11-27 09:51 编辑现在的检查工作,大部分是来基层挑刺的。检查者是带有色眼镜来检查的。同时被检查者也是抱着应负的态度,基层工作好不好,关键要看对上级检查者招待的好不好。我去年就遭遇过一回,我们的某些领导,对检查工作平时就不作准备,第二天要检查了,汇报材料还没写,当天晚上打我的电话,让我去医院写汇报材料,我只好临时向我们医院的老爷们要数据,一个通晚没睡写了一篇汇报材料,算是交了差。今年12月2日来我院检查,现在汇报材料还没角落,好在今年没我的事,我12月1日去长沙学习,写材料的事可以逃脱了,但我真不知我们的领导如何应负。不过我相信他们招待一定会好的,招待好了,检查是肯定过关的。至于检查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你就甭想了。如果检查都能按部颁标准执行的话,我想没几家医院能过关的。 检查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关键在被检查单位对检查查活动的认识程度。 检查者应该代表标准,但到最后往往就落到代表自己的事实。上两周接受检查,因为对血透B液配制管理的问题检查者和血透主任较上了劲,后者也是当地很有魄力的血透老二,两者互不相让。前者弄不太明白还当场打电话给上级请示询问,打了很长时间电话。结果接着被检查的下一个科室当然就没好果子吃啦,不过,静下来想一想,检查者也是人,不是神。标准也有不标准或解释不清、操作不明的情况。比如,我们省2010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有一条“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每月对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空气、物表、手进行监测”,天哪!这个《办法》哪里有这么一条啊。有这一条的那个规范已经废去啦,我们现在按照啥依据来做这些东东呢? 检查者代表的当然是标准,但前提是标准必须科学、规范。而作为检查者,则应该遵循标准的条款内容。
昨天我们一位妇幼保健院的院感同行给我电话,说医院的儿科ICU在接受准入评审的时候,检查者说他们的ICU没有专门的污物通道,必须专门设立。该ICU是旧房改建,根本没有办法设立,检查者建议做一个管道,污物从楼上仍下来。
其实标准的规定是:应有污物通道,如果没有,则密闭后运送。规定得非常明确(标准制定的时候就该条款有过讨论后的一致意见),可是检查者却坚持一定要做专门的通道,否则就不行。被检查医院的院领导跟院感科专职人员说,某某专家说了,一定要建专用的通道,院感负责人只好多次跟同行交流,获得支持。
该专家是临床的专家。可见,检查者如果不能把握标准,害人不浅! “专家”来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基层提高。
“砖家”检查也是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常讲:我们医院是任何如何做的,有的甚至将自己的表格强加于被检查者。还有不查出点问题体现不出他是“砖家”。
对“楚楚”斑竹讲的有同感,有些检查者他就是标准。 6楼言之有理,检查者和被检查者是朋友,才能达到目的的统一,才是真正的专家 检查者是代表标准、规范,不代表个人。
检查则必须熟悉相关标准和规范,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是帮助被检查者查漏补洞,助进规范的执行。
只是我们的检查者往往代有个人观点在里面或是对标准把握不准、吃不透标准精神。
因此呼吁先对检查者进行规范化培训非常必要,对检查者实行准入机制也是很有必要。 回复 5# 桂花香
我们也是妇幼保健院,我们新生儿室也遭遇过这样的 事情。说是通道不够,没有缓冲区,让我们放几个屏风当做缓冲。屏风能挡住什么?难道不需要清洗吗?每天的平面卫生屏风如何处理? 检查者真的很无奈,下去查,总是被人误会,以为我们整天没事干,就知道指指点点 各位我们医院马上就要检查了,大家能否提议我们该准备啥? 检查者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你到下面的检查,会对下面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是专家,而非砖家 检查者理所当然的应该代表标准!
如果只代表自己,那就应该谦虚点的表明,“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一切以标准为准”,而且不要以个人的理论做出评价,不然有的知识点会给被检查者带来不小的麻烦和伤害。
这就给检查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强烈建议对检查者进行规范的培训,对检查标准进行系统的解读。
同时被检查者,也要不唯上,不唯书,结合实际大胆的建设性的理性的开创工作。(呵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检查都能按部颁标准执行的话,我想没几家医院能过关的。呼吁先对检查者进行规范化培训非常必要,对检查者实行准入机制也是很有必要"非常赞同,他们是角色丛,及代表检查者又代表个人同时代表他个人医院的形象,我个人体会认为:被检查者的单位能否作到在工作上慎独,不去做准备的前提下被检查,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禁得起检查,目前医院都在检查前做被检查的工作准备,生怕检查出问题,面子上不好看,也不好交代,所以形成一个检查前做准备工作,检查后完成任务,工作放松的一个迹象,是为了检查而检查,所以永远不能规范的落实制度等等,这与谁有关呢?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10-11-28 05:54 编辑
作为检查者,理所当然是以“标准”来衡量。而“标准”是现阶段为大多数行家认同正确性的参照物,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而不断进行修正的。作为检查者的个体相对于多数行家,对“标准”的认识存在着更多差异。“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呀。{:1_17:} 检查者代表的是标准而不是个人,检查者在指出被检单位明显的错误时应该有章可循! 检查者和被检查者如何能达到一共识,便是最佳境界了。 做为检查者自然要代表标准,并领会其内涵。给被检查者有价值的指导,千万不要强加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如给旧建筑要求强加污物通道。
国有国情,院有院情,希望把握住基本大原则。 回复 1# 楚楚
我认为,既然是检查,当然代表“标准”,不要把个人见解或交流意见反应到“检查”的结果里,这样对被检查者不公平。被检查者只是在按“标准”做迎检,除非没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