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医院每月到病案室查病历吗?
们医院要争上三级,领导要求我还是应该每月查病史查漏报,天呢每月2500多份出院病史我一个人查,还要所ICU目标性监测、还要做采样啊,临床微生物送检监测、职业暴露防控追踪、多重耐药菌防控监测什么皂液统计啊,培训呀制度修订,监控信息,临床督查我一个人实在做不完了呀。要是每月再查病史我看来要完了,实在觉得查漏报没啥意思啊。向领导要人呀,不是有规定床位达到300-500张可以两位院感人员的,你一个人那行,没有三头六臂那能应付得了。 回复 2# 65534306 人是不少有3个了,就是........谁让我年轻能干呢,嘿。人家年纪大了要照顾一下嘛。 能者多劳的院感人啊,加油! 回复 3# sounionblue
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嘛,院感科又不是养老的地方,照顾可以,可总不能因为照顾连活都没人干吧! 回复 3# sounionblue
因地制宜呀,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就去查病例呗,坐在病案室,不累哦。。。{:1_3:} 回复 1# sounionblue
实在干不过来时,可以考虑随机抽查百分之多少的病历即可,或者做一些横断面调查,甚至每月有目的地去查一些你认为隐患较大的科室,总之工作应该根据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抓重点,而后才是兼顾全局,年轻人血气方刚是好事,但忌感情用事,更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会让自己在额外受累的同时,更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以致后续工作更难开展。
个人浅见,希望你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工作,不妥之处请多包涵。 谢谢大家,有大家为我打气好感动,看来我还是要想办法合理安排一下工作,没有办法改变被人就先改变自己。 抽查病例是个不错的法子,我院一个月6000多份出院病例,怎么做?现在就是用的重点部门天天查,普通科室用抽查的方式,挺不错。 同意7楼的,建议可以每月轮流抽取一个科室检查,也可以每年抽查一个月的全院的情况。 为了查漏报是否每份出院病例都要查啊?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好像要求每月漏报的抽查率不少于全院当月出院病人的10%,因此不需要每份病历都查。 能者多劳的院感人啊,加油! 抽查病例是个不错的法子.好像不需要每份病历都查。 我们出总出院病人数的20%因此不需要每份病历都查 我们的做法是每月要看全部病历,1600左右,只是看的时候应该有窍门的,比如入院3--4天的可以不看,一周以内的(3--7天)可以抽查,一周以上到1月的大部看,一月以上的全部看,有导尿和静脉置管的和气管切开的全部看,看的时候可以看体温单和化验单,有问题了再详细看,即使看见科室报告感染了,有时候也要抽查者看看,有时候有报告的不正确的。 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嘛,院感科又不是养老的地方,照顾可以,可总不能因为照顾连活都没人干吧!
我面临的问题,我科处于养老的阶段,块退休的,已经退休的,都在 我们医院刚开业,重点科室也要做目标检测吗 我们也去病案室查出院病例,上面有位老师说调查量不低于样本量的10%,我们要求不低于20%。每月我院出院2000多人,我们基本查200多份。我们将全院所有科室按内、外,大、小混搭。每月大概查4个科室,每年每个科室查2次。也做不到每月该查的科室所有病例都检查到。主要查漏报、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围手术期用药情况。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好像要求每月漏报的抽查率不少于全院当月出院病人的10%”
以上内容《医院感染监测规范》里面好像没提到哦
其中摘录到:
B.2.3 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疾病分类记录出院人数,按高危疾病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切口类型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B.3 监测方法宜采用主动监测,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
回顾性监测现在慢慢的被前瞻性监测所代替,我们是一季度去病案室抽查一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