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水怡 发表于 2010-8-26 00:17

【一种视角】爱因斯坦的“奢求”

朋友不久前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下车伊始,就要去拜谒爱因斯坦遗迹。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爱因斯坦根本没有坟墓,也没有“故居”和纪念馆。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从小饱经苦难。 1921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名后,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纷至沓来,他却淡泊名利。

    爱因斯坦曾应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学校当然全部满足了爱因斯坦的“奢求”。

    后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能否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解释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当时,美国中产阶级都以拥有小汽车为时尚,爱因斯坦居然不要汽车。从宿舍到研究所有两公里路程,他坚持安步当车。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安逸与享乐与我无缘,照亮我前进、并不断给我勇气的,是善、美、真……除此之外,在我看来都是空虚的。 ”

(摘自《青年文摘》第3期作者马承钧)

蓝水怡 发表于 2010-8-26 00:22




爱因斯坦的“奢求”,其实就是一种美德---简朴
    有人说现在生活富裕了,那我们还需要简朴吗?应该说还是需要的,简朴不但能聚集财富,还能造就人才。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如:凿壁借光的匡衡、捉萤火虫照明苦读的车胤、冻粥读书的范仲淹等,这些小故事足以说明了简朴的重要性,就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也不容忽视。
    还有人大谈简朴会导致科学发展速度减缓,影响拉动消费,但理智思考的人们则认为二者并不冲突,正因为生活简朴了,才能节约下更多的能源以供科学研究。
    简朴生活就是一种美,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上会出现这样一道靓丽的简朴风景线,让更多的人知晓简朴,从而让简朴之风吹满大地。

ipod66 发表于 2010-8-26 07:43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安逸与享乐与我无缘,照亮我前进、并不断给我勇气的,是善、美、真……除此之外,在我看来都是空虚的。 ”

这种人在现实社会...其实是真的很少...

无菌 发表于 2010-8-26 08:26

这样的人在今世好象已灭绝了。

6624206 发表于 2010-8-26 08:39

爱因斯坦曾应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学校当然全部满足了爱因斯坦的“奢求”。

星梦78 发表于 2010-8-26 09:02

:“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
有谁能真正做到这种心态呢,静下心来专心创作呢?

普洱 发表于 2010-8-26 11:04

本帖最后由 普洱 于 2010-8-26 11:09 编辑

也许正是这一份“真、善、美”才是美好创作的源泉,爱因斯坦哲学深入灵魂,清澈优美

川页 发表于 2010-8-26 15:49

什么叫大师,这就是大师,大师是做学问的,不是享受的,但希望领导重视大师的身心健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种视角】爱因斯坦的“奢求”